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稳健货币政策规则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进文  高辉 《经济学》2004,3(B10):41-64
基于LWW规则,本文构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的稳健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在新规则中,我们考虑了汇率对长期目标通胀率的影响。为此,基于Ball(1999)的模型,我们构造出中国1993—2002年间的动态季度目标通胀率,避免了规则方程中目标通胀率为一恒定值的缺陷。从新规则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统计与计量特性,并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效果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对称与非对称性研究,近年来在国外金融界十分关注。研究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抑制经济过热和治理经济衰退的效果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并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运用效果及特点也有明显差别。KimD .H .( 2 0 0 2 )使用Hanmilton( 2 0 0 1 )提出的浮动法,分析了美国的货币政策。他得出的结论认为,1 979年前美国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即效果不对称,而在其后这一特征则不够明显。Bruinshoofd和Candelon( 2 0 0 4)使用STR模型和LM统计量检验了欧洲几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效力,却得出与美国几乎相反的结论。那么,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效果是否具有对称性,目前还未见到相关的报道。本文采用LSTR模型和LM检验统计量,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1 993年第1季度至2 0 0 4年第2季度期间,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在效果上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LWW规则,本文构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主导下的稳健货币政策利率规则。在新规则中,我们考虑了汇率对长期目标通胀率的影响。为此,基于Ball(1999)的模型,我们构造出中国1993—2002年间的动态季度目标通胀率,避免了规则方程中目标通胀率为一恒定值的缺陷。从新规则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统计与计量特性,并有较好的拟合与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本在模型影响分析与诊断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样本数据信息差异对自变量选择的影响、自变量间复共线性关系存在对自变量选择的影响,以及模型错定对自变量选择的影响,获得较为深刻的分析结果,对实际建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STR模型,实证分析了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的传导效应。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和非线性特征,即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当期保险需求的影响显著,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当期保险需求的影响有限。具体来讲,宽中趋紧与紧中趋紧的货币政策都将导致当期保...  相似文献   
16.
异常值点对单位根检验的致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位根检验是协整建模及误差修正分析的基础与前提。单位根检验结果是否可信,直接影响后续的协整建模过程,从而影响变量之间长期的结构均衡关系,以及短期的误差修正机制。事实上,单位根检验对样本异常值点十分敏感,从而容易导致检验结果的不稳定。与现有大多文献中的模拟数据不同,本文以实例给出了这样一个强有力证据:即使是单个异常值点,也可以对单位根检验产生致命的攻击。同时,比较了不同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异常值点影响的敏感度。最后,建议了一种诊断单位根检验强影响点的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8,自引:0,他引:88  
学术界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以线性关系假设为前提,并未对这一假设是否合理进行严格的经济计量学检验。本文率先将近年来发展的非线性STR模型技术具体应用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内在结构依从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变化规律,并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并可以通过LSTR2模型来表达。(2)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当GDP增长绝对下降时,能源消费比GDP有更快的下降速度;当GDP增长率不超过18·04%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0·9592;当GDP增长率超过18·04%时,能源消费较GDP有更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完全以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因此,应尽可能地避免经济的负增长和超高速增长。(3)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1956—1976年间,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在1977—2005年间,则呈现明显的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VAR)选取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及宏观经济关联变量,对中国1993年~2002年间货币政策行为传导进行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货币供应量M0及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消费价格、消费、股价、GDP及储蓄存款的作用显著,而利率工具的作用则较小.对于投资来讲,信贷、货币供应量M1以及存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显著;而净出口、信贷、货币供应量对其几乎没有引导作用;相反,利率(市场化利率,存款利率)、汇率的引导作用却十分显著.最后,应用VEC模型对变量问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冲击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19.
模型变换的检验与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国消费数据模型下变换的检验与诊断,用实例佐证了样本异常值点可能导致模型变换发生遮被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引入风险溢价因素,建立了人民币汇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股票价格相互影响的模型。其次,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间人民币汇率、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货币供给剪刀差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揭示了其动态演化过程:人民币升值会导致短期国际资本获利流出,货币供给剪刀差扩大,股票价格下跌,从而短期资本继续流出,人民币贬值,进而短期资本逢低流入,货币供给剪刀差缩小,股票价格上涨。期间,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导致主要变量非对称地作用于股票价格,危机时期各变量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明显大于非危机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