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能力矩阵的分析框架,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构建过程和基于OEM关系的超集群知识联系对该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巴基斯坦的Sialkot集群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机床产业集群为案例对象,通过研究两集群中生产商的技术能力构建过程对相关命题进行检验。结论如下: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构建是一个多路径过程;基于OEM关系的超集群知识联系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构建的作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集群企业通过利用这类超集群知识联系开展富于进取心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可以突破该局限性,克服价值链中领导企业设置的障碍,从而可以在更宽的功能范围内构建创新程度更高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网络特征和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结果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特征,整体网络密度较低,存在派系结构,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存在失真现象。最后,从合作广度、合作深度和合作效率三个方面提出该产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加强对农业生产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具有一系列的独特特征,总体表现为由以农户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示范户为牵引、以专家指导为依托(即由区域政府、农业专家、经济组织、示范户联合牵动)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转变,并最终发展成为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集成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产业集群模式。其中,经济组织和农业专家将分别起着承上启下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作用。而农业区域资源计划的概念正体现了我国国情下,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模式中,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及其多元支撑体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经济已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目前国内对于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对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高质量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国内外已建立的评价体系的现例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为了更好地完善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在构建时应重视创新要素,在指标选取时采用科学的验证手段、注重数据收集严谨性。由此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经济评价体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个建设性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电价不确定与碳排放约束条件下,本文通过建立实物期权模型对投资燃煤发电技术与核电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首先得出:核电技术价值可以超过燃煤发电技术价值,投资者如果在此条件下仍然选择燃煤发电技术,这或者说明忽视碳排放约束的燃煤发电投资是短视的,或者说明基于燃煤发电的技术锁定对投资决策有决定性影响.其次,不确定的电价对核电技术的价值影响比燃煤发电技术更大,则相同的技术进步率不足以保证燃煤发电技术更有价值.最后,通过期望投资首达时间分析发现,燃煤发电的投资临界值低于核电.此外,从“碳锁定”角度,结合本文主题,解释了中国的能源结构为什么锁定在高碳的燃煤发电技术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汽车特征、汽油价格和燃油效率技术入手,探求我国近年来建立的燃油经济性管制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燃油经济性技术是否产生诱导性创新。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实证检验后发现:包括整车重量等在内的汽车特征对燃油经济性存在正向影响,同时,管制所诱导的燃油效率技术的创新也对燃油经济性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因此,汽车制造企业应对政府燃油经济性管制的途径除了考虑优化整车质量、功率/重量、变速器类型、车辆种类和排量等汽车传统特征这个途径外,还应着重考虑燃油效率技术的研发,当前,国内各大汽车制造企业均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能源汽车即为明证。此外,我国汽油价格虽然对燃油经济性也具有正向影响,但微乎其微,这说明消费者考虑到汽油价格不断上涨,用车成本不断增加,也会给汽车制造企业和政府管制带来压力,迫使其从产业和市场的持续发展出发,做出一些思考与行动,只是这种作用在当前还体现得不够显著。 相似文献
7.
8.
9.
略论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问题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邵云飞,王明止一、引言自本世纪4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和计算机、生物工程、信息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并由发达国家波及到全世界的范围,对科技、经济、社会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都产生了巨大...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