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作为全国首个开展新一轮林改的试点省份,福建省在改革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所取得的成效,对于其他拟开展或正开展林改的省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引导和示范效用。主要包括:林地使用费的收取和使用办法、林权抵押贷款的做法、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和多渠道筹资的做法,以及林改在增加林农收入和促进林区"三农"问题的解决,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提升林区公共福利水平,乃至在推进林区民主进程等方面的引导和示范效用。  相似文献   
42.
养殖户预防要素投入不足和隐瞒疫情可能导致动物疫病爆发和蔓延,造成巨大损失。通过构建养殖户重大疫病防控决策树,说明了养殖户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讨论了疫情披露和预防要素投入的激励相容条件,认为补偿除弥补扑杀损失功能外,也应通过激励养殖户预防要素投入而成为公共风险管理的工具,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理论模型。以理论分析为依据,认为当前我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存在重监管、轻激励、补偿程度低和补偿机制失当等问题,并可有以下改进:第一,增加扑杀补偿程度和违规惩罚程度可以激励养殖户披露疫情,其中,增加惩罚是更加节约成本的方式;第二,在补偿机制的设计中加入信号显示变量,实现养殖户投入社会最优防疫要素水平的激励相容条件。其中,信号显示机制可以包含并综合考虑这三种机制:按规模差别化补偿;染病率与补偿呈反比的机制(如只对存活的禽畜进行补偿);相对染病率比较的补偿机制,即补偿不仅依赖该养殖户染病情况,还部分依赖与同区域内同类型养殖户的染病情况。  相似文献   
43.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福建省永安市、尤溪县、连城县、永泰县这4个重点林区林农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林农个体特征、诱导因素、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信息质量、林农付费意愿、林农对信息服务人员的认可等作为林农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需求的预期影响因素,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别对林农生产类公共信息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林农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林农的健康状况、家庭林业年收入、林农付费意愿、对服务人员的认可和信息获取渠道数。因此,提出拓宽林农公共信息服务获取渠道;从数量和质量上提高林业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注重信息服务人员与林农需求之间的对接以及提高林农对信息的认知等建议。  相似文献   
44.
在论述福建省4个地区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投融资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持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做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的投融资需要5个方面的紧密配合:政府财政支持,金融信贷扶持,融资渠道多元化与融资结构合理化,资金管理高效化,收储方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45.
郑晶 《旅游学刊》2008,23(2):86-89
"开瓶费"问题反映了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冲突,双方容易因此产生争议,在相关的司法判决中,法院对栽该条款的效力认定也存在差异.对该问题宜从合同法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开瓶费"条款属于经营者单方拟定的格式条款,经营者只有履行了合理提示的义务,该条款才能成为双方合同的组成部分,否则经营者收取该费用就没有合同上的依据.而对订入合同的"开瓶费"条款,则应从双方的市场地位、交易对象等诸多因素进行一个综合的考量.  相似文献   
46.
生态省建设对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生态省建设的思想进行国内外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对我国生态省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7.
高校电教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集成性,交负性,共享性等诸多特点。我国电化教育实验室必须重视“观念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8.
谭砚文  温思美  郑晶 《南方经济》2005,(12):59-60,61
实现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佛山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认为,长期以来的城市化发展滞后阻碍了佛山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在政府加速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郑晶 《科技和产业》2010,10(9):61-64
农地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接近自然的一环,农地利用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在对福建晋江的吉隆农场、紫岭农场、鲁东村、运伙村等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上述地区的农地利用模式,分别对耕地和林地这两种类型农地的利用新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在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农地利用新模式。  相似文献   
50.
新农村建设中提出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村容整洁"最主要的也是维护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农村.本文从儒家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角度出发,阐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