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郭英  汤金波 《活力》2004,(9):101-101
维护社会稳定,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更要依法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基层检察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应做到:  相似文献   
62.
郭英 《全国商情》2011,(10):56-57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成了社会的热门话题。不管是曾经的“染色馒头”,还是“兑水醋”。抑或是如今严重打击的“地沟油”、“香精包子”……问题食品频频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对于这些东西。吃还是不吃。这个问题很让消费者纠结。  相似文献   
63.
郭英悼 《民营科技》2011,(5):289-289
混凝土构筑物出现质量问题或功能性改变,都要进行加固处理,使其达到修复、增强使用功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作用。现就混凝土结构加固施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4.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之一,但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是自动实现的,东道国的吸收能力对外资技术外溢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当努力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尤其要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素质,以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65.
66.
2001年9月《日本经济新闻》发表了“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去年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马不停蹄地在国际社会上游说“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中国出口猛增的同时输出通货紧缩,任何旨在有秩序、有效地刺激世界经济增长并扭转全球通货紧缩的政策都必须包括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一环节。”今年美国财长约翰·斯若积极督促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其实,美日财经界人士希望人民币“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其目的是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67.
由于生态环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直接危及人的自身生存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一项综合的过程,只有协调各种利益主体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8.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如何界定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对于正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在这篇章里。笔试将利用西方经济学的公共物品与外部经济理论来分析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以求明确政府的职能,更好的服务于旅游目的地的居民。  相似文献   
69.
郭英 《致富之友》2003,(7):42-43
阿荣旗旗委、旗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做为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来抓,以“扶贫联合体、能人带动、项目引导、双助一包、双联双助”等形式,以“三级三包三到户、四结合”为主要措施的全党动手,全社会动员,使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0.
由于文南油田井况不断恶化,事故井、带病生产井不断增加,严重地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根据文南油田的井况现状,结合开发的需要,主要推广应用了电磁探伤组合测井、套管整形打通道加固、大修换井底、开窗侧钻工艺、取换套工艺等五项套管修复配套技术,全年措施增油量15 081.9吨,累增天然气:415.8×104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