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3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7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等院校《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实践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适应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对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教学质量意义重大。针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施《市场营销学》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从培养优秀教师、师生双向选择、使用高质量教材、改进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2.
2001年11月10日,随着WTO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主席卡迈勒手中的一声槌响,宣告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改革开放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加入WTO这件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些想发“入世财”的各种各样的“南郭先生”应运而生,必须引起国人的警惕。 据中央电视台11月15日《经济半小时》节目披露:北京的一家书店里与WTO有关的书有300多种,而且每周  相似文献   
73.
一九八二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县以上的地方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对本县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十多年来,我国的审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完整的审计体系,为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相似文献   
74.
郭英  傅翔 《商业时代》2012,(25):136-137
次级区域经济中心实际上就是地理或经济意义上的次级增长极,对现有次级区域经济中心进行评价,是适时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次级区域经济中心的基础研究出发,创新性地采用断裂点模型修正后的正辐射效应指数,对重庆市现有的六大区域性经济中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得出长寿已经替代江津成为新的区域经济中心,并就如何选择次级区域经济中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5.
76.
郭英 《消费导刊》2014,(1):91-91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引下,一切工作的重心转向了经济效益。关于企业思想体系的建立,逐步引起了更大的重视。如何有效地解决企业思想指标体系与经济效益的挂钩,与企业执行力的关系等,都成为企业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7.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民利益自身的要求本文从产业结构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78.
关于人力资本和FDI技术外溢关系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FDI的外溢效应和东道国自身的环境和条件相关。而人力资本在技术外溢效应中的作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经济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概述和评价,以期为国内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9.
为了让中部走出"中部塌陷"困境,实现中部崛起,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是最佳途径和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中部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对中部的影响,探讨了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与中部崛起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0.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经过人的主观加工后的客观存在;自然是一系列有机系统的综合体,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基础.人的意识与自然必须保持和谐,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