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劳动、资本、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本文通过对我国1980-2004年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的实证研究,在检验单位根、序列平稳和协整的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证实了我国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2.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的交易方程为分忻价格水平与貨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框架。中国的通货紧缩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情况下,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持续走低。货币供给不足是由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供给增幅下降以及基础货币投放增幅下降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遭遇了通货紧缩,这种通货紧缩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主要的、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了解和分析中国复合型通货紧缩的形成机理,才能及时采取有效地治理对策,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4.
陈仲常  袁宁  周颖 《商业研究》2004,(12):134-137
对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来讲,引进外资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而如何利用FDI产生的技术外溢效应,使高新技术向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扩散,加快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为便于实证分析拟以设计出衡量西部地区技术外溢效应的“功能极化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刻画和描述。  相似文献   
35.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利用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银行业竞争结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中国的银行竞争结构不仅主要存在着空间依赖性的特征,同时也有空间异质性的表现;在控制了银行业竞争结构、金融深化、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数等差异后,各省份的经济增长符合条件收敛假说,表明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中小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的增加对加快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快落后地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缩小省际间银行业竞争结构差异,提升中小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度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  相似文献   
36.
蒲艳萍  陈仲常 《经济师》2003,(8):34-34,36
1 997年以来 ,中国经济出现了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 ,但经济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文章在对西方关于经济周期与经济衰退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中国的通货紧缩表现为经济增长率的持续走低及实际增长率小于趋势增长率 ,中国的通货紧缩是一种增长型的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37.
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消费信贷对最终消费起到了强大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而消费信贷对利率变动是非常敏感的,文章通过对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来透视利率调整对新重化工业阶段最终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恩格尔系数与“低保”参照基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仲常  龚锐 《生产力研究》2005,(3):28-29,84
关于城镇居民生活保障金的制订标准,因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以及消费习惯等原因,差异较大。当对各地区“低保”标准合理性作比较时,往往缺乏一个较为客观的参照基准。本文根据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月支出水平与恩格尔系数之间的关系创建了最低生活保障参照基准LSB和最低生活保障参照系数LSC。并对选定的一批样本城市的实际低保水平作了验证与比较,证明这两个指标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9.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生产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其全球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说明,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制造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国际化生产标准)、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对价值链升级带来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相似文献   
4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M2/GDP不断攀升,并超过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本文尝试用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①,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变参数IS-LM模型来估计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并证明了中国货币政策乘数效应的不断下降是导致M2/GDP不断攀升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货币政策乘数下降的原因,发现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边际进口倾向上升、税率的提高使经济体中的漏出倾向增加,货币交易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增加、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增加共同作用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乘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论说明中国M2/GDP居于高位,并不是中国金融深化或金融体系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由于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受体制因素的影响,通过货币政策乘数的各项参数传导,引起货币政策乘数效应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