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9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与收益分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市场流转日趋活跃,显化了集体土地的资产价值,农民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收益。但由于农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从而在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土地收益分配不公、集体资产流失、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流转的试点情况各地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收益分配比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苏州市确定了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原则,采用市、县以及乡镇政府三级分成的政府参与方式,即从集体土地流转收益总价款中提取30%缴纳给政府,其中市政府核定额每平方米收取1.5元,剩余部分按县政府30%、乡…  相似文献   
32.
研究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的关系并藉以对现行征地制度进行调适.对维护农民权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江苏省四镇五村126个有效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权益保障与征地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权益的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救济机制的有效性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保障征地的顺利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应从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主要因素着手,即加大对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加快对"以土地换保障"的研究与建设、构建新型的征地纠纷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挑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而有效地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分阶段、分目标、循序渐进的改革,将有利于流转制度的完善.近期来看,重点在于搁置争议,深入实践,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参考;长远来看,修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流转管理办法,完善配套措施,保证各方参与人的合法利益,将是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4.
农村如何实现更好发展?《农村发展手册》是目前少有的系统地介绍农村发展的英语著作,甚至被誉为全球农村发展的"指南针".本文结合书评方式系统阐述农村发展理念、范式与方案等问题,农村发展面临困境、概念争议及其理论缘起,基于现代化、依附论和全球化等理论的辨析,进而分析一种新的农村发展范式——舒适性发展,并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5.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无论从法律产权还是经济产权角度出发,产权都不能得到完全界定,在分析比较巴泽尔产权公共领域和德姆塞茨产权残缺思想的基础上,将两者予以整合并进一步拓展,提出产权公共域的分析框架,具体分为属性公共域、技术性公共域、法律性公共域、国家性公共域、个人性公共域、限制性公共域六类.由此出发,阐述了产权不完全界定的内在机理、不完全界定产权的内部结构和产权界定的明晰过程,还有产权界定的原则以及不完全界定产权自身的属性与价值等问题.公共域衍生的主体行为、资源配置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治理模式、历史绩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6.
由于正交易费用的存在,产权的不完全界定性将是产权的实际状态。文章分析了产权在法律和经济两个层面上的不完全性,并指出两者的背离主要在于产权主体可实施行为能力的大小,不完全产权导致的产权公共领域将成为主体间行为互动的主要活动语境,进而产生主体间行为的两重涵义,即一方面在竞争中导致租值耗散,另一方面又在此过程中通过博弈于边际调整上探索最小化耗散租值的方式,且着重探讨了这种最小化耗散方式在无意识与有意识相结合下的产生和通过自然社会选择与适应性学习的传播,次优无效方式如何陷入锁入效应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产权制度变迁形成机制的"自发的理性设计"和租值耗散量的绩效度量,以及公平与效率两难冲突等问题。这些理论上的探讨对于我国转型中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产权界定中性、放松管制、兼顾公平与效率、提炼经验素材的政策与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37.
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我国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对土地征收的目的、类型、征收补偿的范围以及土地征收的程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进行了对比,认为台湾地区土地征收制度在征收审核标准、执行程序以及补偿给付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大陆地区借鉴,以不断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3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何融合"理性增长"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以指令性指标为主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性和约束力较弱、计划—行政配置失灵的现状已为社会各界关注。如何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融入“理性增长”理念的观点,认为新一轮规划修编应在规划立法、规划任务和内容调整、规划编制方法等方面融入“理性增长”的理念,使规划更注重土地利用效率和对开放空间、绿色空间的保护,注重内涵式的土地利用,强调价值利益和全民参与,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观点到内容,应给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9.
国外土地规划立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日、英、美三个典型国家土地规划立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国外土地规划立法的主要特点,针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立法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应借鉴国外土地规划立法的成功经验,制定一部专门的《土地规划法》,在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基础上,协调好与其它相关法律的关系,完善立法体系,并提高公众在规划制定中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40.
生态保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是保险业正在拓展的一个新领域,也是保险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该文剖析了生态风险的特殊内涵,明确指出目前生态保险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政府干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从而为我国生态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