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04篇
工业经济   32篇
计划管理   62篇
经济学   130篇
综合类   129篇
运输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113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7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61.
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转型里,文化自觉成为时代的要求。文化自觉的实质是自知、自主。近年来,国家政府很明确地意识到要在国际上竞争离不开文化产业,我们必须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全局,在人类产业发展史上亦属罕见。中国文化产业不懈前行彰显了文化自觉。未来,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62.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社会需要科学发展,需要"包容性增长",这很容易成为共识。因此,就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关键是如何将这一概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中。笔者认为:倡导包容性增长须去经济增长的GDP化;践行包容性增长,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强化包容性增长需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需要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包容性增长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包容性增长需要始终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63.
胡超凡  陈柳钦 《海南金融》2023,(11):54-70+87
本文基于新福利经济学的视角,通过结合使用SBM方向函数、空间面板回归以及QAP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了2013—2021年我国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发展动力和空间不平衡性,并提出我国社会价值判断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繁荣;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的内外部投资环境和稳步增长的金融科技水平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而不当的政府干预和数字使用鸿沟则起了阻碍作用;在地区发展平衡性方面,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和政府干预力度的差异是造成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空间不平衡的主要因素,金融开放程度、三级数字鸿沟以及市场与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则是次要因素。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理念趋近于乘法型社会福利函数,为进一步释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红利,应在充分激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动能的基础上,兼顾地区发展平衡性,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