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4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49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64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18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山东淄博作为工业文明悠久的重要工业城市,重工业、轻工业及手工业在山东和全国的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工业化转型背景下的淄博市工业遗产为依托,梳理了淄博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工业遗产类型,评述了淄博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通过对淄博市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分析,淄博在工业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已取得了实践经验,但仍存在着制度保障不完善、大刀阔斧重建与消极静态保护并存、保护类型片面单一以及多头管理等问题,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淄博工业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3.
2012年10月18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胡序威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胡先生在地理学界与规划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他对中国的城镇化问题一直较为关注,在城镇化的概念引入我国,为规划界所知晓到了解,以及各领域对城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1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胡先生回顾了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历程,对当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着深刻的思索,言语间不断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关注,这种心系于民的学者情怀深深感动着我们……  相似文献   
54.
1 我国对城镇化认识的历史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政府只强调工业化,不提城市化.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仍提倡工业发展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也就是搞非城市化的工业化.其中心思想是,既要大力发展工业,而又担心城市发展过快,认为城市发展过快会加大城市商品粮供应的难度,城市规模过大会扩大城乡差别.所以曾一度过于看重农村的工业化,在全国出现过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大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5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负面效应已经显露出来,它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内需乏力。后金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日益增加,在促进这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中国企业综合竞争力也急剧提升。目前境外中资企业的经营领域已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合作、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57.
广东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达省份,民营经济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2%,应该怎样对待富二代问题?2010年全省两会前夕,省工商联发布了广东首份富二代调查报告。该报告提出了3个一个:一个时间,未来5-10年将是广东省非公有制企业主交接班的关键时期,计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从玩具、牙膏,到中国服装、汽车轮胎等一系列质量安全事件,严重影响了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特别是我国出口消费品频繁因安全原因被召回,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影响了我国的正常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59.
一直以业,石油化工行业的“新进入”威胁很低,企业大多采用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的资本战略模式寻求行业发展的机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以资产为本的资本战略价值正在减弱,而以知识为本的知本时代正在来临。以国内已内酰胺行业为例,面对日益增长的国内需求,国内的已内酰胺生产企业进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在中国石化行业近年来很低的资产利润率下再斥巨资增设装置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生产能力过剩,在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下,行业效益将越来越差。出路在哪里?笔认为,以知识为本的战略能够创造行业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60.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及相应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总需求仍不够旺盛,物价指数变化率仍在低水平徘徊,经济回升的基础仍欠稳固。因此,究竟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效应?笔者认为我国近几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达到应该产生的效果。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提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思考,以期在相关争论中得出较中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