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在阐述了迪拜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和不良影响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对我国有益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3.
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骏 《青海金融》2012,(5):52-54
防范化解各种金融风险是金融机构一项长期工作。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防控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它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金融更大更快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这将有利于人民币走向世界和最终实现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45.
中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大幅反弹: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述了当前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大幅反弹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主要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大幅反弹问题的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6.
新形势下中国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存量。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运用外汇储备对外进行证券投资,旨在盘活国家外汇储备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但是近一年来国际投资市场尤其是美国证券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增大,给中国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造成严峻冲击和挑战。本文在阐述当前中国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面临较大风险和损失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防范和化解储备投资风险的对策。这将有利于中国今后对外投资活动的开展,保证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4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们对金融市场上复杂多变的金融产品的质疑越来越多,因而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定位金融产品的创新。我国作为已经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国家,对金融创新问题也必须作出新的思考和认识。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重大伤害,但当今社会的发展,已使金融创新成为一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因此,应该迅速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思考我国金融创新问题,大力开展积极的金融创新,抑制消极的金融创新,繁荣我国的金融市场,以促进我国经济金融的较快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48.
新形势下中国外汇储备对外投资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存量。中国政府和有关机构运用外汇储备对外进行证券投资,旨在盘活国家外汇储备资产,实现其保值增值。但是近一年来国际投资市场尤其是美国证券市场异常波动,风险增大,给中国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造成严峻冲击和挑战。在阐述当前中国运用外汇储备对外投资面临较大风险和损失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防范和化解储备投资风险的对策。这将有利于中国今后对外投资活动的开展,保证国家外汇储备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49.
中国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策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不断坚挺、美元不断贬值,特别是去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凸显中国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时机已经到来。本文通过对中国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现实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此项工作的策略,这将有助于中国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50.
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遭遇着国际性金融危机全面冲击的严峻挑战。在阐述银行消费信贷国际借鉴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的策略,目的是增加群体投资,拉动消费,启动市场,解决当前国内严重的内需不足、消费疲软问题,重振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