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1.
“要挟型上访”——底层政治逻辑下的农民上访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农民通过上访进行维权抗争不同,要挟型上访是农民通过上访来胁迫基层政府介入其利益纠纷,从而实现其不合理的要求和利益主张。其发生原因包括压力型信访治理制度、乡镇政府权威弱化、村落权势阶层兴起、乡村社会利益纠纷解决机制不畅。但要挟型上访仍是遵循底层政治逻辑的日常抵抗形式。它是农民对在国家权力逐步退出乡村社会的同时,没有建立良好的法治精神、乡村社会治理结构以及缺乏公正、公平的乡村社会利益纠纷解决机制下的日常抵抗。  相似文献   
22.
微观视角下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农户调查数据来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困境的情况。研究认为,农业面源污染不能完全归咎于高产、高效的农业技术发展,而是由于施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过程中,政府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了问题,导致可以高产、高效、低投入的农业变成高产、低效、高投入农业。农民养成高度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习惯,政府缺少正向的经济激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积极性受挫。农业面源污染调控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微观层面的农户自觉调整自身的生产行为。这就需要政府认识到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加大政府公共农业技术支持,采取长期的、有效的正向经济激励措施,使农民积极地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23.
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内涵、原则及框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静 《中国土地科学》2017,31(12):84-91
研究目的:讨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的内涵、原则、内容、方法和步骤等。研究方法:文献法、专家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应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和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土地整治已经产生和将要产生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社区相互适应性和社区的接受程度,发现已经实施的项目或将要实施的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项目建议,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性。研究结论:土地整治社会评价是进行项目普及、公众参与、引导利益相关者建立参与协商机制的过程。引入土地整治社会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土地整治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高公众认可,突出土地整治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实现土地整治效益的可持续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分别从政府自上而下的角度和乡村社会自下而上的角度分析了X县Y乡机构改革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文章指出,将乡镇机构改革作为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进行,取得了精简机构、减少人员和削减支出的初步成效。但由于没有进一步进行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县乡村关系等深层次改革,目前的乡镇机构改革在乡村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引发了很多问题。文章建议对以农业收入为主的乡镇继续深化改革,实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的乡派式”改革。  相似文献   
25.
本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管制的二元逻辑框架。我们首先将对会计信息的管制区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及会计信息数量管制。会计信息质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证券市场上的功能锁定现象。会计信息数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生产的垄断性、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及公共物品属性。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2003-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治理环境与控股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与非控股大股东的持股比重及个数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水平越高、政府干预越少,控股股东占用的资金越少.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及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以河北LP县生猪养殖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对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的生猪养殖主体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结论表明,中规模养猪场配套耕地比例最低,资源化利用水平最低,污染风险也最大;小规模和散户养猪场配套耕地比例较高,资源化利用水平较高,污染最直接。养殖规模作为分类指标,并不能完全解释养猪场的环境行为,还需要对生猪养殖主体的社会经济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是否能获得行政资源支持从而获得足够配套土地是大规模生猪养殖主体中资源化利用程度的重要因素;中等规模生猪养殖主体的资源化利用程度普遍较低;小农的社会经济特性决定小规模生猪养殖主体以及散户的资源化利用程度较高。建议政府在制定养殖业发展和资源化利用政策时,应根据当地粪污处理容量(耕地)来发展养殖生产。要充分考虑生猪养殖主体的社会经济特性,不应完全偏向支持中大规模或完全取缔小规模。  相似文献   
28.
通过多年工作经历,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探讨了地下室防水技术处理方法,以其为有关建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信息管制的二元逻辑框架。首先将对会计信息的管制区分为会计信息质量管制及会计信息数量管制。会计信息质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证券市场上的功能锁定现象。会计信息数量管制的逻辑根源在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市场失灵,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生产的垄断性、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分布、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及公共物品属性。  相似文献   
30.
关于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产融结合具体的实现形式。本文还对我国产融结合的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