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2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26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评生态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发展哲学,是生态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 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我们从生态伦理角度考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旅游发展与旅游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关系问题,本文从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所包含的生态环境伦理含义,功能及其核心要点等三个方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基础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42.
中国省域星级饭店等级结构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这种空间差异与省域行政单元在中国地域上所处地带(东部、中部和西部)显著关联.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星级饭店等级结构水平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居民收入紧密相关;与非农产业产值比重正相关,但与非农产业内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相关性却并不显著.另外,省域星级饭店等级结构还与地均化旅游相关变量,第一、二产业吸收劳动力比重,地区(包括星级饭店)外资利用情况,星级饭店密度和注册类型比重等变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3.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商业区为基础形成的城市RBD,旅游业和商业表现出强烈的共生性。文章应用共生理论,剖析城市RBD的共生现象,总结出城市RBD的共生类型、共生模式和共生界面,提出基于共生的城市RBD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44.
生态道德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道德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思想的必然觉醒生态道德的产生并不是一些哲学家或生态学家的凭空臆想 ,生态道德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生存危机的深切关注 ,是基于事实和科学。既然人类导致了生态环境危机 ,那么人类也有必要为此而承担必要的义务和责任 ,基于此 ,生态道德是一种“危机道德” ,不仅仅是对人类生存的完整性的把握 ,更重要的是对人类所应履行的义务的必要强化。同时 ,在基于事实和科学的基础上 ,生态道德承认自然物有其自身固有的权利和价值 ,这些权利和价值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这些规律对人类来说是不容亵渎…  相似文献   
45.
运用GIS技术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选取2001年、2005年和2010年3个时间断面数据,探讨了转型时期泛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集聚及异质性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基于半变异函数进行了空间异质性格局的模拟。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集聚态势明显,人均入境旅游收入、人均旅游总收入及其增长空间格局集聚态势差异显著,以上海和南京为中心的集聚区表现异常凸显。同时,空间滞后模型检验发现,最小二乘法估计的F统计量均大于100,拟合优度在0.8以上,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残差通过1%检验.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程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旅游经济中心的极核作用越来越显著。结构化梯度引起的关联效应呈现上升态势,控制旅游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综合作用,共同促进了旅游经济的整体提升,随着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不断深入,异质性格局将呈现弱化态势。  相似文献   
46.
江苏省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苏省2001-2011年A级景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从时空维度对景区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江苏省景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低缓增长期(2001-2004年)与快速增长期(2005-2011年)两个阶段,表现出景区内部发展的非均质和景区间层级差异的显著性特征;空间维度上,景区集聚程度与其等级呈高度正相关,景区的发展呈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空间扩散特征,分布重心具有由南向北迁移的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省A级景区时空演变的影响要素和动力机制,认为其主要包括经济驱动力、市场驱动力、政府调控力、交通驱动力等外生动力以及资源驱动力、品牌驱动力、科技创新力等内生动力,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景区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7.
旅游发展效率研究是旅游业发展转型期探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4—2011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修正DEA模型测算了浙江省入境旅游发展效率,并运用变异系数、空间分析方法对浙江省入境旅游效率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进行研究。在浙江省入境旅游效率时空特征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探讨入境旅游效率时空格局驱动因素,最后利用波士顿矩阵分析方法将浙江省各市入境旅游发展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8.
曹芳东  黄震方  吴丽敏  徐敏 《经济地理》2012,32(12):157-162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10年2个时间断面数据,引入通达度指数,定量分析了城市间交通通达性的便捷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城市旅游经济联系测度模型,测算了基于交通可达性视域下的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总量)和隶属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交通可达性整体上较好,呈现明显的提高态势,2个年份的可达性数值分别为0—6.577h、0—5.520h,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加强,突出表现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对外旅游经济联系增幅较大,以此提出了长三角城市旅游圈的空间整合策略。针对时间距离视域下的旅游经济联系测度,较好地反映了交通影响下的城市旅游发展,对于妥善处理城市旅游经济竞合关系,缩小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促进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以南京江心洲为例,在实地调查所得数据的基础上,运用SPSS(11. 5)统计软件,从居民参与旅游的角度,分析了江心洲居民对农业旅游现状的满意度及其对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别与内在联系。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和规划时,政府要重视征求居民(包括未参与旅游的居民)的意见,协调好旅游业与居民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旅游乡村旅游局面。  相似文献   
50.
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通过对现有国际主流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改进,从多学科角度构建了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HCS),并进行实证研究.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是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LISREL及SPSS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测量模型中的观测变量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显著,结构模型中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与假定基本符合.在研究分析基础上给出相应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