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6篇 |
免费 | 219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602篇 |
工业经济 | 408篇 |
计划管理 | 982篇 |
经济学 | 843篇 |
综合类 | 452篇 |
运输经济 | 30篇 |
旅游经济 | 21篇 |
贸易经济 | 739篇 |
农业经济 | 294篇 |
经济概况 | 936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篇 |
邮电经济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110篇 |
2019年 | 85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121篇 |
2016年 | 77篇 |
2015年 | 106篇 |
2014年 | 137篇 |
2013年 | 205篇 |
2012年 | 430篇 |
2011年 | 639篇 |
2010年 | 538篇 |
2009年 | 434篇 |
2008年 | 403篇 |
2007年 | 342篇 |
2006年 | 464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103篇 |
2003年 | 96篇 |
2002年 | 86篇 |
2001年 | 92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节假日县城交通流量急剧增加,给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节假日期间县城道路交通呈现出交通流量大、秩序混乱等特征。交通运输的系统性决定了交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各交通成分的和谐共处。为了更好的应对节假日县城交通流量剧增的挑战,基层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从道路交通秩序的规范、交通总量的削减、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来保障节假日期间县城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42.
随着高速公路、铁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边坡治理不容忽视。抗滑桩相比挡土墙、锚索等工程措施,具有抗滑移能力强,稳定性高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边坡加固工程中。在基岩面下切的场地,将桩位调整,桩前设置挡土墙,不需增加桩长便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平衡法进行滑坡后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并采用抗滑桩和抗滑桩+挡土墙的设计方案,为同类工程滑坡的治理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3.
为了明确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其就业路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基本情况和就业质量现状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就业路径。结果表明,(1)涵盖11个行业的293份问卷中,男性占57.0%,已婚占78.84%,26-50岁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83.28%。低技术含量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生活服务行业、批发行业、零售行业)和高技能行业(金融业、教育、信息)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为26.62%、58.77%和12.97%。(2)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低,其中无任何专业资格证、初级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农民工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率依次分别为73.38%、14.68%和11.95%;初中及以下学历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农民工频率分别为69.62%和11.26%。(3)农民工工资水平和环境满意度较低,61.9%的农民工对自己的工资收入不满意,25.9%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低于3000元;就呼和浩特市第一、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年平均工资来说,建筑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分别为4.11、5.19、5.47、5.66、6.47万元,农林牧渔每一项的年平均工资仅为1.37万元,远低于其它产业。此外,28.3%的农民工对其工作环境很不满意,31.4%的农民工对其工作环境满意。(4)农民工职业发展环境一般、权益保障水平较低、未来职业规划不明确;65.2%的农民工所在单位未组织过职业技能培训,仅15%的农民工定期进行相关培训。仅有38.9%的农民工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而签订3年期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比例仅为14.7%;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为25.3%、28.3%、33.1%和13.3%。此外,65.9%的农民工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规划,仅27.6%的农民工表示有清晰的规划。(5)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就业路径选择要重点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加大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提高农民工职业发展能力,针对不同社会资源和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民工提出相适应的就业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44.
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消费者权益和其他目的,在贸易中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性措施,禁止或限制其他国家的某些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这种政策工具的运用还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试就技术性贸易壁垒“南北”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形成的原因进行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45.
世界经济周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世界经济周期的概念、存在与否、产生原因、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协同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6.
小电流接地选线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采用多CPU分散式采集信号的接地选线技术,本文介绍了小电流接地选线的技术原理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7.
48.
社会阶层分化是社会转型期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促进了社会重大变革,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了传统经济体制变化。经济制度的创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和收入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 相似文献
49.
As a result of more and more serious energy risks, the study of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 zoning is not only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energy risk management but also the new dema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the energy industry.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primary. energy from 1996 to 2005 in China. Secondly; this paper founds an Energy Security Index System formed by six indices including the percentage of energy reserves, interlocal dependent degree, energ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and so on. It subsequently calculates the weight of these indices with the factor analysis rating method Lastly, the paper evaluates and zones the abilities of energy security of 30 provinces in China with the grey chuster method According to their security; the 30 province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fferent levels: high, medium, and low levels. The regions at low energy security level include Beijing, Shanghai, Zhejiang, Fujian, Guangdong, Guangxi and Hainan. They are mainly littoral and short of primary energy production while mostly dependent on other provinces. Those at medium energy security level include 15 provinces (cities or districts), such as Liaoning, Tianjin, Hebei, Shandong, Henan, Hunan and so on. These provinces are in the northeast, north, east of and central China. Those at high energy security level contain Shanxi. lnner Mongolia, Heilongjiang, Jilin, Chongqing, Sichuan, Shaanxi. Xinjiang. These provinces are the main primary energy production bases.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产业关联与产业互动角度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互动机理模型.运用2003 - 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区位熵指标的测算拟合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的相关程度,然后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二者的互动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同关系和互动关系,应充分运用二者的互动机理确立产业结构的转型战略,重点培育产业集群发展,调整和优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促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