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133篇
工业经济   61篇
计划管理   256篇
经济学   198篇
综合类   117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52篇
农业经济   78篇
经济概况   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分析我国沙棘产业发展现状及空间集聚特征,探索沙棘产业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期为我国沙棘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文章基于1988—2020年企查查平台沙棘企业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沙棘企业空间分布范围、空间集聚程度、企业经营内容等方面,对沙棘产业时空集聚特征及布局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 (1)1988年以来我国沙棘企业数量持续增加,但2008年以来增速明显提升,2018年涨幅最大;(2)对2010—2020年沙棘企业进行全局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沙棘企业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空间集聚程度在11年内不断加强,形成了疆北、青甘、陕晋蒙、东北蒙东四大集聚单元;(3)我国沙棘企业现有经营内容以原料种植、初级加工和沙棘销售为主,产、研、销区域分工明显,一体化水平较低,沙棘科技研发与精深加工整体较弱。结论 我国沙棘产业集聚优势显著,但也存在空间分布不均、产加销布局分散、精深加工与科技研发能力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文章以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选取渔业价值链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加工”两阶段,对比分析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价值链视角构建渔业“生产—加工”两阶段投入产出系统,讨论选定指标,基于SBM-Tobit模型测度效率和影响因素。结果 (1)福建省渔业“生产—加工”两阶段效率均较低,生产阶段效率远高于加工阶段效率。(2)福建省渔业生产阶段效率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沿海和西北地区较高,闽西南地区较低;加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效率普遍较低。(3)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渔业生产阶段效率主要起负作用,消费水平、渔业经济规模、集约化和捕捞强度对生产和加工阶段效率均起正作用,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影响机理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福建省渔业“生产—加工”两阶段效率均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重点提升加工阶段效率,以拉动渔业价值链整体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索加快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构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模型测算出31个省(市、区)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借助Tobit模型对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对二者融合水平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 (1)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还处于失调阶段,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布格局。(2)城镇化水平、公路区域密度、技术创新水平、财政支农力度、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均能促进两者的融合,公路区域密度对融合水平促进作用最大。(3)从基尼系数绝对值看,31个省(市、区)融合水平总体差异不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间的差异最大。结论 各地应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和应用力度、培育高素质人才和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差异,以此促进我国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4.
目的 大陆台商农业投资推动着海峡两岸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理清不同类型台资农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深入及经济融合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Python挖掘和清洗相关企业查询网站的大陆台资企业数据,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 函数、核密度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大陆台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在位企业的空间布局及其演化特征,并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其区位选择影响机制。结果 (1)大陆台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呈多中心群团式集聚,集聚规模和集聚强度随时间推移变化明显。(2)两种类型企业在空间演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台资农业企业在空间演化上呈点源扩散模式,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海南和山东半岛。(3)台资农产品加工业企业呈爆发式扩张模式,在完成空间布局后进入稳定状态,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4)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陆台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区位选择都长期受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集聚因素、政策与文化因素的正向影响,两者空间布局与空间演化的差异缘于对耕地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响应。结论 政府应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在制度政策制定、产业集聚效应发挥、地方市场开拓和产业融合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台资涉农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东北地区大豆干旱严重,构建基于灾变过程的东北地区大豆干旱等级指标,分析研究区域大豆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对大豆干旱灾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区域防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1961—2020年东北地区101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45个农业气象站的大豆发育期资料以及大豆历史灾情资料,通过历史灾情资料反演,基于水分盈亏指数并进行累计概率分布转换获得大豆干旱样本序列,采用K-S分布拟合检验拟合样本序列概率分布,通过t分布区间估计法确定指标等级阈值,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大豆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将大豆水分盈亏指数CD50,i=0.56作为大豆干旱过程初始判别值,以CD50,i≥0.56干旱过程持续日数(D)为主导因子,以CD50,i≥0.56逐日累加值(SDI)为辅助因子,构建了基于日尺度气象资料的东北地区大豆干旱等级指标,实现了干旱的动态化判识,指标验证结果显示与灾情记录等级完全符合的样本占全部样本的82.4%。(2)东北地区大豆每站平均总干旱频次最高的年份为1989年,达到1.51次/站,其次是...  相似文献   
136.
2005年12月19日,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印望华在接受本刊专访时透露:“我注意到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种说法,即房产业拉动住房消费,在近阶段仍然是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说明持续半年多的打压政策将可能有点变化了。”  相似文献   
137.
玉米浆是发酵行业的重要原料。本研究对玉米浆中磷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设计实验分析了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和二者比例对异亮氨酸发酵水平的影响,以探讨选择和利用玉米浆的有效措施,发挥其最大的发酵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138.
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布及开发组合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的分布特征研究其开发组合序列是有效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补充耕地的重要前提。文章利用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以县为分级单元对全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开发潜力分级,对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序列进行研究,从而为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顺序提供参考。[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图形分析法、DPS数据处理系统两维图论聚类等方法确定开发潜力等级以及开发序列。[结果]江西省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从高到底依次分为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区、Ⅲ级潜力区和Ⅳ级潜力区,面积分别为2.726 672万hm~2、2.306 897万hm~2、2.873 594万hm~2、1.378 88万hm~2。[结论]根据两维图论聚类法分析结果得知,江西省各县地域相似程度较高可优先开发的组合有进贤县-南昌县-余干县-鄱阳县-彭泽县;袁州区-分宜县-上高县-渝水区-樟树市;进贤县-南昌县-余干县-鄱阳县-都昌县和樟树市-渝水区-上高县-高安市-奉新县-安义县-永修县等。  相似文献   
139.
粮食需求预测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外24篇有代表性的粮食需求预测文献基础上,文章重点对这些文献的预测时间、预测结果、预测方法、预测的地区、城乡和品种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有文献的3个主要特点是:首先,定性分析、时间序列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是最常见的三种方法,单方程模型和其他方法应用较少;第二,文献集中关注2010 ~2030的粮食需求预测,且在相同时间点不同文献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第三,在预测中,少数文献关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或品种差异,并且同时关注3种差异的只有1篇.在对现有文献评价基础上,文章提出粮食需求预测领域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0.
[目的]从农户决策视角研究柑橘生产布局变迁机制对优化我国柑橘生产布局、解决柑橘“卖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借助Nerlove模型推导出果农种植行为对上期种植面积、上期价格、上期成本的响应函数;基于该响应函数,运用1985―2018年柑橘主产省数据构建面板模型从微观视角探讨我国柑橘农户种植决策影响因素,藉以从宏观视角分析我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机制。[结果](1)浙—闽—粤地区种植面积显著减少,赣南—湘南—桂北和鄂西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长江中游种植面积缓慢增加,柑橘种植呈“西移内扩”布局;(2)劳动力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工资性收入水平是决定柑橘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3)浙—闽—粤地区较高的人工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和工资性收入水平导致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而赣—南—湘南—桂北、鄂西地区较低的人工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和工资性收入水平导致果农种植积极性较高。[结论]优化柑橘种植布局,需要考虑劳动力成本、非农就业机会、工资性收入水平对柑橘种植的影响及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