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324篇
工业经济   103篇
计划管理   65篇
经济学   182篇
综合类   102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38篇
农业经济   30篇
经济概况   7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震伟  张正博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60-63
文章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入手,强调了民营企业在关注自身的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应当关注企业的管理创新.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管理培训工作.政府在扶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同时,应当引导民营企业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42.
广西参与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合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参与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圈合作前景看好。本课题就广西参与构建环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角色定位、基本思路、产业布局、重点领域、合作方式、对策建议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3.
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从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相似文献   
44.
Decentralization of land governance is expect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land tenure security of small‐scale farmers in Africa, through ensuring better protection of their assets and reducing land‐related conflicts. This paper, however, cautions not to have too high expectations of transferring responsibilities for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o local government bodies. Field research in Mbarara District in south‐western Uganda brings out how decentralization has limited impacts in terms of localizing land services provision. Nonetheless, local land governance has transformed in important ways, as decentralization adds to institutional multiplicity, and fuels competition among state and non‐state authorities, and about the rules they apply. Rather than strengthening local mechanisms for securing tenure, the reforms introduce new forms of tenure insecurity, fail to transform local conventions of dealing with land disputes and delegitimize local mechanisms for securing tenure. In practice, decentralization has had limited effects in securing tenure for the rural poor, yet reinforces the presence of the state at the local level in diverse ways.  相似文献   
45.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率,最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根本所在。本文在回顾前人关于教育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村义务教育对于农村居民农业和非农业两部分收入的影响入手,建立了一个测算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模型,从实证角度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率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至少会增加6.5%;继续教育对于接受义务教育的农村居民长期保持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50  
当前中国的发展出现了以国富与民生关系失衡为本质特征的增长失衡。本文从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有关的政府责任切入,指出当前中国与民生状况直接相关的政府社会性支出的不足,是导致增长失衡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在提供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转型,增加社会性支出的比重,改善民生状况,纠正增长失衡;并通过社会性支出的增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增长路径的转变,实现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7.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围绕"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可能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本文分为4个部分:首先介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历史背景;其次以世界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为参照,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情况做一评估,指出当前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再次着眼于"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形势,探索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的方向;最后是本文小结。  相似文献   
48.
宏观调控目标的“十一五”分析与“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旨在对我国"十一五"时期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对"十二五"时期的经济增长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论证。全文共分四部分:首先,回顾"十一五"规划中有关宏观调控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其次,说明这些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情况。再次,对"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长目标提出政策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可有三种方法:一种是,仍沿用过去的习惯,把目标值设定得比较低;另一种是,可以设定目标区间,即以潜在经济增长率为基准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再一种是,不是设定单一的五年固定不变的目标值,也不是笼统地设定一个目标区间,而是对未来五年中的各年设定不同的、可以反映经济波动趋势的目标值。最后,本文对这些政策建议进行具体的测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49.
北京市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宏观缺乏指导,就业渠道不畅和劳动力素质偏低。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再就业置于同等地位,既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又要统筹兼顾北京市和外省市劳动力,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公平竞争的、高效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主要对策有:出台统一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政策,完善农村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流动劳动力的监控力度,完善资金支持体系,扶持骨干乡镇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0.
论文以重庆市铜梁、永川、垫江、石柱、丰都五县为例,对重庆市县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最低财政拨款标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财政支出结构角度分析其可行性.认为,建立并实行"最低标准"是构建重庆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