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28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50篇
综合类   1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1篇
农业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4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41.
阮满昌 《发展研究》2002,(6):17-19,62
当前,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世界市场日趋饱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垄断集团、跨国公司的产生等,导致了倾销与反倾销的激烈斗争。 我国从1979年的第一例欧盟诉我糖精反倾销案始至2000年底,出口商品共遭受29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起诉,总计达412起,给我国出口造成的损失累计高达100亿美元。国外对我国反倾销起诉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是被诉案件逐渐上  相似文献   
242.
理解中小企业如何克服资本壁垒是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传统的研究强调非正规金融所起的作用。在不否定非正规金融重要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在中小企业克服资本壁垒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数理模型,并且通过对濮院羊毛衫产业集群的分工状况以及资金流动状况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产业集群通过分工降低了资本进入门槛;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家在日常经营中,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克服了运营资本的困难。  相似文献   
243.
共享经济环境下区域性创新网络的形成,推动了网络中不同企业节点的协同发展。伴随着企业的市场发展需求,依据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知识搜索和产权交互成为企业间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基于企业间竞合理念,从创新网络中企业节点间互动机制视角出发,探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交互、实际吸收能力、知识产权风险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交互与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实际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直接显著作用,并且部分中介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交互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另外,知识产权风险能够正向显著调节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交互与实际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创新网络企业间自主知识产权交互和实际吸收能力,并在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同时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244.
资本集聚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资本集聚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环境承载力不协调阻隔了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发展,面临资本集聚过度化、空心化和两极化困境。文章认为,应加强新城建设的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推动资本产城互动为新城提供产业支撑,深化农村金融、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引导资本在大中小城市均衡合理集聚。  相似文献   
245.
在科技与文化日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各类博物馆和专业机构向社会传播科学文化的职能与日俱增,人民对科学文化的迫切需求需要科技馆和文化馆形成合力。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美国博物馆联盟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并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在专委会设置、职能分工、行业奖项设置、专业人才培养等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两国在全国性博物馆组织中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各类博物馆和专业机构破除学科壁垒、构建联动机制的重要性,并对中国科技文化馆联合体的机制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46.
复杂的科技服务需求对单一的专业科技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需要研究可行的综合科技服务方案予以应对。通过初始服务流程识别和客户需求到服务流程转化,得到与客户需求相关的服务流程。基于功能相关性评价,对服务流程进行模糊聚类分析,通过计算最大适应度值确定最优科技服务流程拼接方案。贡献在于,提出一种综合科技服务流程动态拼接方法,并以技术转移类综合科技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47.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长江经济带耕地生态补偿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示范区,区域内耕地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可忽视。对区域内耕地生态补偿进行量化测算,以期为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文章在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省市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11个省市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耕地生态足迹等进行量化测算,通过引入耕地生态超载指数,最终建立耕地生态补偿量测算模型得出区域内各省市耕地生态补偿量。[结果]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总体耕地生态服务价值尚有盈余,全区域共可获得200.0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费;长江经济带下游、中游、上游3个片区所提供的耕地生态服务价值量之比约为3∶3∶4,而产生的耕地生态足迹之比约为4∶3∶3;长江经济带区域内主要的补偿省份是浙江,需补偿247.25亿元,主要的受偿省份是云南,可受偿167.13亿元。[结论]长江经济带区域内耕地生态服务与生态消费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位"现象,应建立该区域内省际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经济发达的生态输入区应优先对生态输出区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24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