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4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财政金融   877篇
工业经济   576篇
计划管理   2654篇
经济学   1894篇
综合类   1850篇
运输经济   135篇
旅游经济   122篇
贸易经济   1378篇
农业经济   814篇
经济概况   128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1032篇
  2011年   1151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879篇
  2008年   881篇
  2007年   794篇
  2006年   799篇
  2005年   674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王晶 《当代会计》2021,(5):49-51
新时代背景下,业财融合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财务人员转型的方向.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一般是先由公司各业务部门将业务数据交给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及时进行核算,进而核算出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等财务数据.在这一过程中,财务人员并不能起到监督作用.原有的财务工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企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很难跟上同行业的步伐.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有效管理企业内外部环境,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的命脉.因此,实施业财融合是当前环境下财务人员的新方向,更是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有效举措.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业财融合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打破当前业财融合瓶颈的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2.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综合实力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强。但我国的极端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核心,在宏观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研究气候变化与经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极端气候事件损失体系和区域经济金融稳定性综合体系进行指数合成并构建面板模型探讨气候变化中气温和降水量因素的变动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得出气候变化的物理风险通过极端气候事件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有负面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和优化信息披露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以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为切入点,对中国企业在拉美国家的投资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本文梳理并讨论了双边政府关系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FDI的影响。其次,归纳出中拉双边政府关系的现状与走向。随后,重点聚焦于不同类型的中国企业如何依靠其独有优势并借助良好的双边政府关系,拓展其在东道国的发展成果。通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力帆集团和中国中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个典型企业在拉开展经贸活动的经历,说明不同类型、规模和所有权的中国企业在“双边政府关系-企业在东道国投资”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无论是技术密集型、还是适应东道国需求的中国企业,都可以从两国政府交好关系中获得东道国的市场利好,有时这种利好会对两国关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而使得跨国企业进一步享受两国关系升温带来的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114.
李坤望  宋立刚 《经济学》2006,5(2):591-608
本文以1990-2003年为考察时段,从总体和产业两个层面,对中国在亚太地区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长中的贡献度进行实证评估。通过对各经济体出口增长来源的分解,我们发现亚太地区的贸易扩张越来越依赖于需求拉动的作用,而从需求方面看。中国对亚太地区贸易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对本地区经济的影响力已替代了日本。东盟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更加紧密的东亚地区贸易关系正在形成,这为今后该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利益来源。  相似文献   
115.
对包括民工在内的各类乡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城市民工需求年轻化导致三个后果。首先导致青年民工的供不应求,从而在乡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其次,导致乡村现有中年剩余劳动力难于在城市就业;最后,导致进入中年后的民工绝大多数无法继续在城市就业,中年民工家庭因不具备在城市定居的经济能力不得不回乡。后两个结果的不断积累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一个经济现象-乡村劳动力的中年失业。  相似文献   
116.
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事故频频爆发,人们开始关注企业的生态责任。本文从“压缩型”工业化给我国带来的“复合型”环境问题说起,探讨了企业生态责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认为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同时,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板,分析指出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17.
曹静 《经济纵横》2005,(9):8-11
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外资进入第三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无论是进入的规模、地区还是竞争的手段和发展战略都作了很大调整。本文分析了以上变化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通过对烟台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建设经验的调查分析,指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完善,对指导和发展我国生态工业园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秦峰  韩文秀  王静 《现代财经》2007,27(3):19-2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现金流与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以沪深300指数样本上市公司为基础,结合面板数据和时间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检验公司投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营业收入、负债率、托宾Q等财务指标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量等指标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0.
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业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基本课题。进行产业选择不仅有利于重塑国际分工格局,而且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现状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条件,本文认为,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可以重点支持资源开发业、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境外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