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60篇
工业经济   40篇
计划管理   213篇
经济学   210篇
综合类   215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148篇
农业经济   93篇
经济概况   8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安徽省农产品企业的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产值约占全省GDP的25%。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产品是关键。然而,全省农产品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符合,在国内市场上无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国外市场上更是步履维艰。本文剖析了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就农产品企业的营销策略调整提出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942.
农村民间组织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博弈”功能、弥补“农村公共产品”不足的功能和充当农村社会“安全阀”机制的功能,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合作性组织、农村社会服务性组织、农村社会维权性组织等三类组织,也应从法律上、从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上、从完善自身组织上加强农村民间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943.
结合当前铁路局直管站段的体制改革,从车务段实际出发,针对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坚持“按劳分配、按效取酬”的原则,突出岗位重点,紧贴安全、效益、效率的工资分配机制,提出从完善工资分配制度入手,根据生产岗位的劳动技能、责任和强度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合理确定各生产和管理岗位的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944.
企业社会责任的均衡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探求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平衡机制,以期在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企业能有效履行其社会责任。本研究尝试构建现实可行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一方面.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平台.避免泛泛而谈的道德判断对企业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影响企业的整体目标;另一方面.为督促试图逃避社会责任的企业履行其应当承担的责任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依据。并结合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现状.指出社会责任模型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展望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景。  相似文献   
945.
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税费是农村公共产品的总体补偿价格.作为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供求机制的理顺和价格的合理形成与制定,直接关系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农民福利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本文以农村税费改革为切入点,从分析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和最终诱因出发,剖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弊端,指出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需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彻底转变.  相似文献   
946.
947.
从最有价值客户和客户关系生命周期两方面出发,阐述对最有价值客户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提高最有价值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8.
选择好并管理好供应商是物资采购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应急采购中尤为重要。这不仅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和效果,而且关系到应急采购目标最终能否实现。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机制有助于在应急采购活动中提高效率,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949.
文章从信贷配给理论的视角,分析说明了波兰促进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是一种以推行农业优惠贷款利息补贴为主要方式、农业项目工程为载体、银行机构监督约束为主体、政府信用担保为补充的信贷配额制。借鉴波兰的经验,我国应采取对金融市场信贷配给进行适度干预、建立和完善农业信贷政策体系、注重政府与商韭银行双重信贷的配合使用和加强农业信贷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银行资金向农业倾斜,以改变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950.
传统合同法对第三人利益往往采取回避态度,对于第三人权利以往将其归为侵权领域.但第三人权利实质为合同权利,它来自于合同当事人的授予.我国传统法律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几乎没有系统规定.本文通过分析英美国家尤其是英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第三人权利)法1999》的规定,探讨了第三人的权利及其保护,并对我国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