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0篇
  免费   62篇
财政金融   380篇
工业经济   230篇
计划管理   630篇
经济学   529篇
综合类   285篇
运输经济   18篇
旅游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291篇
农业经济   272篇
经济概况   418篇
邮电经济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章在回顾《场外衍生品数据报备和汇总要求报告》(CPSS—IOSCO)的基础上,介绍了交易数据报备机制和报备数据汇总机制建设取得的成果及相关要点,分析了协调各国报备信息库建设步伐存在的难点,提出了对我国建立场外衍生品标准化机制的启示和借鉴。文章认为,我国应在充分参考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交易报备和数据汇集的方法,参与国际相关标准体系的制定,完善我国交易信息报备机制,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对个性化的江西省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对个性化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建立具有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体系。[方法]运用GIS102操作平台对江西省119个红色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计算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资源要素价值、开发价值和社会效益组成评价层,下分14个指标,对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江西省红色旅游区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分布不均衡; (2)在评价准则层中,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大,为0647 9,其次为社会效应,权重为0229 9,开发条件权重最低,为0122 2; (3)指标层权重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资源完整性、教育性和组织管理,权重值分别为0162 0,0116 5和0111 7。[结论]江西省乡村红色旅游区数量较多,但整体呈集聚型分布特点; 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高,且整体资源禀赋较强,社会带动效应明显,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识别低山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限制性因素。[方法]基于GIS平台,运用AHP-熵权法,以重庆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6个典型项目区为例,从田块禀赋、设施配套、投入产出水平、社会经济水平及生态环境等5方面选取15项指标,识别低山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限制性因素。[结果](1)低山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限制性因素依次存在中低山缓坡区丘陵宽谷区河谷平坝区的趋势,且不同微地貌条件下的限制性因素存在一定差异。(2)从项目区评价分值来看,河谷平坝区耕地质量分值最高,为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域;丘陵宽谷区建设条件与耕地质量较好,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次重点区域;而中低山缓坡区限制性因子较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较差。(3)文章研究的AHP-熵权法可以适用于其他地貌类型单元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限制性因素识别研究。[结论]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安排低山丘陵区微地貌类型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内容与整治任务。  相似文献   
104.
基于主体功能定位的湖北省县域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与主体功能区定位相协调的乡村发展类型与乡村政策,是促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方法]以湖北省县域为空间单元,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划分县域的乡村发展类型。[结果](1)2016年湖北省县域乡村性指数相对较高,乡村性呈现出东低西高的空间分布格局。乡村发展类型可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和均衡发展型,分别占县域总数的25.29%、16.1%、10.71%和48.28%。(2)重点开发区的乡村类型以工业主导型和商旅服务型为主,乡村类型主要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带动,市场、资本推动力和农民的自主选择突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乡村类型均以农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为主,不同的是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业自然和生产条件优越、农耕文化根植,农业政策扶植,乡村类型是由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类型受资源环境约束、经济基础及行政干预的推动。[结论]三大主体功能区下的乡村类型及驱动机制存在差异,并提出不同乡村振兴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个方面,阐释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生产率增长来源,以期为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质量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文章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角度,利用MinDS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纯技术变化(PTC)、规模效率变化(SEEC)和规模技术变化(SETC)4个部分。[结果](1)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水平较高,且呈不断增长趋势,下游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高于中、上游,且中、上游与下游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 (2)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以3年为1个周期,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其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 (3)长江经济带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其中,下游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中游是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技术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上游则源于纯技术效率改进、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提高。[结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需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调整农业增长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中部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是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塑造经济增长极,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湖北潜江龙虾特色产业给中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需要科学定位打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开拓国内外市场等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酒泉市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酒泉市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了水资源利用面临供需矛盾、地下水超采严重、利用率低、管理不规范、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对策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8.
我国生猪区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生猪区域布局演变,从生态、技术条件等方面分析影响生猪区域布局的形成,研究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南沿海、东北4个不同区域生猪发展重点,提出相应区域发展战略。并提出加大投入,完善补贴政策等4项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9.
福建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首先从农产品供给功能、农业社会功能、农业文化功能、农业生态功能等4个方面对福建农业功能进行评价;根据农业功能评价结果,将福建划分为3个农业功能分区,描述了各个功能分区的特征;提出福建海西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0.
This study empirically tests whether price violations, as defined by Bakshi, Cao, and Chen (2000),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in response to market shocks. Specifically, we analyze the Chinese options market during a period covering a stock market crash and a series of trading restrictions in the Chinese derivatives markets.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of the defined violations in the face of unexpected shocks, and more importantly, we interpret such vari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pillover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tock market crash prompts informed traders in the Chinese options market to frequently adjust their positions on put options, exacerbating the misunderstandings and overreactions to new information. Further, the regulatory shock in the derivatives markets diminishes th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incorporation for both options and spot markets but does not affect the dominance of the Chinese options market in price disco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