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9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56篇
财政金融   1253篇
工业经济   684篇
计划管理   2174篇
经济学   1905篇
综合类   1098篇
运输经济   90篇
旅游经济   67篇
贸易经济   1400篇
农业经济   615篇
经济概况   17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09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894篇
  2011年   1159篇
  2010年   1009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826篇
  2007年   747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国际NGO与中国地方治理创新——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健刚 《开放时代》2007,29(5):34-49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NGO进入中国,国际NGO不同于国内的官办民间组织,它自身的海外性使得它一方面必须认同中国政府的权威,寻求和中国政府的合作,才能够进入中国,另一方面自身的宗旨又使得它需要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从属于中国政府。由于国际NGO在中国缺乏足够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因此它很难获得中国政府的全面信任和支持。本文以珠三角的国际NGO为个案,着重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NGO在中国如何具体的工作的,又如何和地方政府发生具体的关联,本文试图指出国际NGO力图在文化上不断嵌入到地方的治理体系中去,以适应当地的权力格局。但是它同时又在逐步影响和改变当地的治理文化和价值观念。在这一嵌入过程中,国际NGO逐步发现它和中国的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存在许多契合点,因而仍然存在着活动自身的正当性,但是同时国际NGO的独立性也会受到来自海外和地方的怀疑。  相似文献   
112.
The notion of a mixed-strategy Nash equilibrium suffers from three inherent difficulties. First, given the equilibrium strategies of other players, there are many best replies. Second, the equilibrium is unstable. Third, comparative statics results are counterintuitiv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se difficulties all have their origin in 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s expected utility. In contrast, players with "quadratic utility" have unique best replies and the Nash equilibrium appears to yield intuitive comparative statics result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Number: C72.  相似文献   
113.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共享的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分散的生产技巧及如何综合多样化技术的知识,它有稀缺性、可延展性、价值性、难以模仿性等特征;“核心刚性”的本质特征就是路径依赖,它主要是由于过分追求既定目标造成的;知识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基础,企业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基于知识的动态核心能力;企业必须不断克服核心刚性,随着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的变化而不断地跃迁和提升,因此核心能力呈现出周期性。  相似文献   
114.
东西部地区之间公益林生态补偿负担与分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在公益林生态补偿问题上将会存在严重的地区之间生态建设责任与利益不平衡.因此需要建立地区之间的财政支付方式来平衡这种不公平状况.以利于公益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5.
本文介绍了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教授提出并由其学生Wackerngel完善的生态足迹模型,总结了前人基于该模型得出的Shannon-Weaver公式、Ulanowicz的发展能力公式,指出该公式能更好地反映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能力。利用全国、广东省、四川省、四川南充市等不同区域2001年生态足迹计算结果、计算出不同区域层面上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分别为1.9367、1.7947、2.0526、1.1049,说明其生态足迹的发展能力均超过生态存量的发展能力。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作为特定区域进行生态足迹和生态足迹效益的时间序列计算,进行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和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分析。最后.指出提高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增加生态足迹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6.
生态空间承载着人类、动植物和自然生态多种过程,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策源地和枢纽区。以实施生态空间管控为导引,借助多源数据和ArcGIS、C-Plan系统工具,核心应用系统保护规划(SCP)技术,建立生态服务测度下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方法。基于此,以哈尔滨为例,以不可替代性为表征实现生态空间测度指标综合与功效评价,构建生态空间关键区识别、功能区优划以及网络格局优化模型,提出“重点保护-分区指引-格局优化”的市域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为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科学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7.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共同边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4—2009年中国27家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约束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并对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在表示偏离共同边界的技术落差比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呈"V"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平稳,城市商业银行逐步上升;总体上,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是进步的,纯技术进步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动力,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进步都不明显,技术规模变化显示中国银行业趋向CRS边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纯技术赶超最优,而潜在技术相对变动方面表现较弱;外资银行进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易训华 《现代财经》2006,26(9):38-42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典型特征的,介于企业和行业之间的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聚的巨大正效应是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产业集聚也会产生负效应,这些负效应可能导致产业集群发展缓慢,甚至衰退和消亡。找到正确有效的途径强化产业集聚的正效应,预防和消除产业集聚的负效应,是保持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标准对产业和企业的命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标准与产业集群发展、运行秩序规范、负效应的防范与消除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相关性,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9.
朱星文 《当代财经》2005,(9):106-111
传统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都特别强调了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的突出地位,因而有了原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规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及安然等财务欺诈案件后美国目标(实际是概念)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说法。通过对现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反思,我们认为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不应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或基础,而是会计准则结构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本文中,我们对其各自的含义界定和功能定位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建立我国的会计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0.
赵继光  方毅 《时代经贸》2007,5(11X):168-170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于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其形成与发达国家期货市场迥然不同。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市场化,中国经济的逐渐国际化,政府扮演的角色的重要程度势必越来越小,期货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将会充分发挥其功能,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