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以信息互惠产生的联合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基于一项税务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交换土地管理信息的以地控税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实证检验跨部门涉税信息分享的税收增长效应.结果 显示:(1)跨部门涉税信息分享有利于土地使用税收入增长;(2)信息互惠的联合激励机制解释了跨部门涉税信息分享的原因;(3)主要结论只在土地使用税收入增长模型中成立,在其它房屋、土地税的收入增长模型中不成立.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制度、鼓励更多的政府行政部门在更广的范围内自愿交换信息仍是下一阶段税收征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在经典DEA模型基础上,结合四阶段DEA模型和Mulmquist指数的非参数分析方法,利用2007和2008年省际数据测度了中国农村救济服务供给效率,结果表明: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救济公共资源配置效率非完全有效,省份和地区之间都存在较大的供给效率差异。因此,农村救济服务的供给方式需要统筹管理,均衡实现多目标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同时必须缩减低效配置的资源,增加高效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救济服务资源支出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测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构建了一个医疗服务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测度模型,并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微观个体调查数据,对医疗服务市场上医患双方的信息程度及其对最终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医患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因素对最终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医生相对于患者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2)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将被迫接受一个高于公正基准价格的价格,平均而言达成的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于公正的基准价格要高出26.61%;(3)年度效应分析发现,1989—2006年,各年度的医疗服务市场价格大致都高于公正基准价格26%左右,换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并未有效起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作用;(4)患者在城乡因素、医疗保险、工作状况、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上的异质性,对医患双方最终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强调通过引进竞争,强化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调节作用的改革思路,是否适合中国值得反思。解决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医疗服务价格虚高问题,回归医疗服务的公益性,需要政府更多地参与其中,并有效发挥价格规制、市场监管以及外部性矫正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竞争力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因而,中国政府应致力于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区域协调,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税收新体系;为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提供优质的跨境涉税服务和税务风险预警指引,从宏观上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完善国内税收政策体系以提升国际税收竞争力,更好吸引外来投资;企业应密切关注东道国税收政策变化,有效防范风险,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6.
政策偏袒的经济收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出口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盛峰  陈思霞 《金融研究》2016,433(7):33-47
中国的“撤县设区”行政管理改革由于政策权力被上收同时弱化了发展经济的激励,因此能够足够外生地作为一项识别县域企业获得政府政策偏袒减少的外生冲击。基于这一自然实验,我们使用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持续经营的企业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政策偏袒对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改革之后,辖区内企业的出口绩效相对于其他企业显著变差。影响机制上,撤县设区改革导致县域政府财政支出重心转向非经济性事务,进而降低了辖区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收益,最终恶化了企业的出口绩效。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支持对于提高中国产品海外竞争力及扩大市场份额存在积极作用,而政策设计如何兼顾公平、营造平等政策环境同样值得关注。中国撤县设区改革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打破市场行政分割和政策保护壁垒、促进了统一性公平政策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估与数量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经典的DEA模型和改造的四阶段DEA-Tobit效率评价模型,利用2005年数据研究发现:在新农村建设中,财政支农支出效率一般不太高.财政支农投入必须均衡激励农业生产增长和农民生活质量改善,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缩减低效财政支出,增加高效财政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分离出全国28个省份1985-2006年的税收征管前沿技术进步和征管技术效率指数,通过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考察了税权划分与征管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长期动态关系。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权的制度改革,对税收征管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都存在着当期的正向促进作用和滞后一期的抑制作用,税权划分对税收征管效率激励作用不强,原因在于税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成本激增。因此,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征管成本,使税收分权制度创新显现其对税收征管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效率的动态趋势及其决定因素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改进的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利用1998—2006年省际数据,分析中国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效率的动态趋势,并在剔除影响效率"公平"评估的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分解剖析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1998—2006年,中国税务部门税收征管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迅速,技术进步是推动效率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分地区分析发现:驱动各地区税收征管TFP增长的核心因素在于技术进步;沿海的纯征管技术效率增长快于内地,西部地区征管效率增长较快,东北地区增长相对缓慢;中部和东北地区征管投入规模具有正的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征管投入过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效应,并实证检验了省以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而专项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并且地方政府并不存在反应过度问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从短期来看,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基层政府的财政债务负担,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可以有效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从长期来看,应进一步完善分税格局,给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更多与其事权相匹配的税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