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必须从政策上加以择优支持。金融政策主要从资金供应与投资需求两方面来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应把非国有经济和国有经济放在同等地位,并采取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特殊金融政策、重点支持高科技和支柱产业及建立创业板股票市场等策略。  相似文献   
12.
统筹户籍改革成本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统筹“农民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户改成本的形成本质上是一个伴随城乡利益博弈而逐渐累积增大的过程;户改成本的构成具有分类复杂、形态多样的特点;户改成本的测度存在依据、方法和数量上的差异;户改成本的分担涉及政府、企业、个人等利益相关者,中央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增量成本的主要负担者,其与地方政府分担的比例会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有所不同。统筹户籍改革还需要在政策上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核心诉求进一步聚焦。  相似文献   
13.
14.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我国人口大规模"非正式迁移"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学视角看,户籍制度在不同等级城市政府间出现改革程度及进度的差异有着内生性根源,数量模型推导的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原动力来自城市和农村效用最大化的组合决策,依附于户口差别的收入和福利差距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维度的户籍门槛内生性地调控着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的规模,同时引导着非农就业转移劳动力及其附载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户籍配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民金融意识的逐渐成熟,金融素养在国民文化素质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探究金融素养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明确金融素养、金融行为和金融资本的概念,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厘清它们的关系;其次,通过对金融素养测度方法的分析,探究提升国民金融素养的途径;最后,提出从加大教育力度、规范从业人员行为和完善金融市场三方面来提升国民金融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