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3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吴文盛 《经济论坛》1998,(10):44-45
我国超市最早诞生于80年代初的南京,尔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继出现。如今,超市已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一朵奇葩。然而,近些年我国的超市发展过快,加上超市产生的条件先天不足,因而出现了不少问题。一、市场定位不准确。我国目前的一些超市把市场定位在高档商品...  相似文献   
22.
由于历史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中我国长期存在着矿业权重叠问题。矿业权重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不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因此,解决矿业权重叠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在分析中国矿业权重叠现状及后果的基础上,从管理体制、开发模式、信息管理、矿业权设置与核查技术、法律法规与利益分配等方面探讨矿业权重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其中,房地产市场受到了更加显著的影响。在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府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密集,房地产业资金链将要经受严厉的考验。本文基于对金融危机后的我国房地产业资金链的研究,对资金链紧缩所产生的负经济效应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修复我国房产业资金链的路径。这些策略也从房地产供给视角提出了抑制房价上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
民营经济存在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民营经济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民营经济产生与发展的政策基础和客观基础,并指出这种源于民间的民营经济具有很强的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从物业管理模式的定义出发,对物业管理模式的分类及其特点进行研究,指出物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26.
企业文化是只看不见的手,具有激励作用。新奥集团正是利用企业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通过以企业纲领为准则建立心灵契约、以良好的企业作风为平台激发员工创造力、以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引擎推动企业快速扩张、以文化融合为切入点激活被兼并企业,使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实现平稳的过渡。  相似文献   
27.
纵观世界各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地区)消费信贷的发展,消费信贷不仅成为居民个人(家庭)理财的好帮手,而且也迅速提高了居民即期的消费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国外,消费信贷自诞生至令,经历了不断革新、不断规范、不断发展的过程,已经积累了相当成熟的经验,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世界消费信贷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新型管理哲学—耗散结构理论阐述了企业的改革、管理与发展的关系。文中指出,改革和管理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途径。企业的发展是永恒的,因此改革和管理也是永恒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改革和管理,也不存在万能的改革,两者必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加强管理要以“人“为本,以企业文化为中心,重视人才资本工程、价值观工程和凝聚力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9.
中国矿业融资模式选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矿业融资是矿业开发的关键环节。论文着眼于中国矿业融资模式的研究,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勘查、开采、经营阶段的融资特点和各种融资途径的特点,对中国矿业融资模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制定并完善矿业融资相关法律法规、支持中小矿业企业融资方式创新、强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矿业企业项目融资、设立矿业风险投资基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该文对保险类型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保险风险的评价模型 ,提出了保险公司处于不同危险状态时应采取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