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4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32篇
经济概况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92.
长江三角洲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跨国公司在地区产业集聚形成中的作用极为显著。跨国公司对地区产业集聚的影响不仅仅来源于FDI,而且还来源于投资和贸易及其外溢效应的综合效果,是贸易投资一体化活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从跨国公司投资和贸易的综合活动的角度,考察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为对象,分析了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形成的可能性,探讨了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聚的产生背景、形成基础和]进方式。  相似文献   
93.
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利用1999-2002年我国各省市的相关数据,对外资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上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整体上对我国工业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无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对东中西部各地区的效应则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必须努力促进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同时注重培育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4.
全球化、结构调整与区域共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实现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形成江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96.
金融危机下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型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江苏作为一个开放型经济大省,自然难以不受影响.如何化解金融危机给江苏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江苏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该文认为,应对金融危机,关键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为主线,把实现开放型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内需,稳定出口,促进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7.
<正> 一、比较成本、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在大多数论著中,比较成本、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实际上,细细考察,这三者并不是一回事。比较成本,强调的是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比较优势,是指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产业;而比较利益,则是指按比较成本原则进行专业化生产,即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通过国际贸易而获得的贸易利益。比较成本着眼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比较利益考察贸易  相似文献   
98.
戴翔  马皓巍  张二震 《金融研究》1981,(收录汇总):134-151
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企业异质性模型之中,通过一般均衡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①数字化转型在低于特定门槛值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加成率,但超过该特定门槛值时则会产生负向影响,即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加成率之间存在“倒U形”的非线性关系;②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出口企业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加成率的提升和作用空间更大;③数字化转型通过企业创新能力与生产效率两个关键微观机制,对企业加成率产生影响。因此,在把握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推动企业数字转型的同时,还要做好重点领域的选择和安排,以及避免可能出现的“过犹不及”问题。  相似文献   
99.
100.
<正> 迄今为止,理论界对企业经济行为的分析大都是采用静态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是试图以一个简单化的统一标准模式来测定企业现实行为的合理化程度。用它来考察我国企业当前的经济行为,一无例外地得出了我国企业行为不合理的结论,据此提出的对策则必然是注重建立企业内部自我约束和自我调控机制,以达到使企业行为合理化、规范化的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