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5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88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企业司库管理体系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关键因素和框架模型研究,新时期企业司库管理体系设计需考虑七大关键要素,包括选择合适的职能定位、设计相应的组织架构、确定具体的管理模式、配备复合型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流程设计、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充分利用赋能要素,通过循序渐进的建设,实现企业集团资金、融资、投资等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12.
企业司库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需要对建设成熟度进行评价。本文借鉴能力成熟度评价理念,基于ITSM成熟度模型,将企业司库管理体系的成熟度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初始运作的交易型司库、被动管理的管控型司库、稳定运行的运营型司库、主动服务的金融型司库和价值驱动的战略型司库,并说明每个等级的适用范围、目标、核心功能,以及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从而为企业评价司库建设成熟度、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3.
<正>近年来,国有商业批发企业经营萎缩,市场占有率下降,效益滑坡,亏损严重,资金周转困难,造成目前困难重重的原因很复杂,既涉及到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由原来简单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发展到了集团内部审计、股份制企业内部审计以及其它专项审计。内部审计的地位越来越提高,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拟就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5.
116.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需要信息技术和电子通讯设备的支持和完善,无论是简单的业务核算,还是复杂的财务管理甚至财务决策,每个业务流程都依赖于强大的信息系统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7.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成,对于企业财务整体战略来讲,仅仅是完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作业流程上的分离,如何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来推动企业集团财务的整体转型以及未来的财务共享服务将走向何方,是每一个致力于财务共享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成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未来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发展,没有既定的道路,它的未来与企业的现实情况相关,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程度相关,与管理者的前瞻性与魄力相关.正因为如此,财务共享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充满了各种可能,吸引了众多的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与理论工作者不断探索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对于该问题,笔者的理解如下.  相似文献   
118.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说是组织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个高效运作的内部审计机构应该在内部控制的完善、组织风险的防范、运作效率的提升、甚至治理水平的改善等方面发挥显著而重要的作用。同时,组织特别是营利性组织,对组织运作效率特别关注,各项业务活动对组织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9.
随着非审计服务的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增加,内部审计服务的职业道德,特别是客观性也日益受到内部审计人员和客户的关注.文章论述了内部审计职业客观性的损害与威胁因素,从组织治理结构、激励与监督、聘用培训、业务外包等方面提出减少内部审计客观性受到损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0.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基本上还处于制度基础审计阶段,只是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来减少风险,而不是参与到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来,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在内部审计组织设计上,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开始了跨地域设立审计监督中心的实践,但在很大范围内仍然将内部审计置于总行和各级分支行的行长管理之下。这种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的双重身份管理模式,使得内部审计不能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如何面对风险管理的挑战1.完善银行治理结构,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国际上71家样本银行的调查报告来看,所有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均独立于被审计活动和日常的内部控制过程。银行治理结构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开展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时,应注意内部审计部门设置的独立性。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应做如下设计:首先,在董事会(或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重大政策的制定,协调风险管理委员会、外部审计师、董事会之间的关系。其次,在总行设专门的风险审计部门,它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直接对风险审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