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37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88篇
经济学   58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6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近些年,机动车保险欺诈愈演愈烈,案件频发,现有文献大多聚焦于识别车损险硬欺诈,针对机动车三责险人伤索赔夸大的识别研究较少。本文基于索赔夸大程度估计模型,引入法官识别法,将经济、非经济损失索赔均纳入模型,在理论上丰富了原有模型。在实证上,基于北京法院判决金额客观识别了夸大索赔,估计了二者夸大程度差异,为索赔夸大程度估计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发现,精神损害抚慰金索赔夸大额远大于所有经济损失索赔子项,且死亡/伤残赔偿金索赔会显著诱发非经济损失和误工损失、住院护理费等其他经济损失的夸大索赔。与保险理赔专家识别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法官识别法更加客观,且能够准确区分各索赔子项夸大程度差异。最后,基于本文研究提出应对夸大索赔人“不诚信名单”声誉惩罚对策。  相似文献   
332.
有证据显示,交易者的异质性行为导致美国股市中不同特征的股票收益或者来源于日内收益或者来源于隔夜收益,表现出日内—隔夜争夺现象,利用这一现象的日内—隔夜交易策略能够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考虑到中国股市实行T+1交易制度限制了这种交易策略的适用性,本文用大连商品交易所六个有代表性的商品期货品种对这种日内—隔夜交易策略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商品期货价格变动存在日内—隔夜争夺现象。第二,针对该现象设计出的日内—隔夜交易策略可以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第三,考虑市场状态的增强型日内—隔夜交易策略可以获得非常显著的更高收益,能够完胜买入持有策略。第四,扣除交易成本后,增强型日内—隔夜交易策略仍然能够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  相似文献   
333.
以2010—2018年A+H股交叉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双重审计强制要求取消后公司自愿采用双重审计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自愿双重审计公司比放弃双重审计公司面临更低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自愿双重审计对债务成本的抑制作用在低信息透明度公司中更显著;较之放弃双重审计的公司,自愿双重审计公司的债务融资规模也更大。研究结论对新时期本土审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背景下,提升内地会计师事务所H股审计服务实力和品牌形象知名度、加快获得国际认同成为一项必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34.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浙江德清县“整体智治”理念引领的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Topsis模型分析其在浙江省域内的横向比较优势与实际水平,并总结出其在人才、资金、机制及具体举措等方面的典型实践与经验。结合德清县各村庄特色对其乡村产业(如旅游业、观光农业等)数字化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后,本文认为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乡村发展,同时,基于我国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共通性,为促进全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35.
郑江淮  张睿  孙冬卿 《改革》2023,(4):37-52
关于产业结构变迁的理论认为,制造业比重在经济发展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结构。然而,研究发现,随着人均GDP的增加,各国制造业比重存在离散度加大的典型事实。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现象。与此同时,德国等制造强国出现工业深化现象,制造业比重没有出现明显的“倒U型”变化,而是稳定在较高水平。基于中高端制造业的技术与市场特征,提出中高端制造业与低端制造业的异质性导致制造业比重离散化的假说,作出各国制造业比重变化中可能存在“中高端制造业陷阱”的判断。根据中国人均GDP发展目标,建立一套计算制造业合理比重的方法,测算中国2050年之前三个发展阶段的制造业合理比重目标范围。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制造业比重处于合理区间。中国制造业合理比重的目标范围总体保持稳定,2025年、2035年、2050年分别为24.1%~26.8%、25.4%~28.0%、24.0%~26.0%。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算出省级层面的制造业合理比重,为各省份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中国要采取加强基础研究、鼓励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努力跨越“中高端制造业陷阱”,将制造业比重维持在合理区间,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