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10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信贷配给论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种重要的现代西方金融理论——信贷配给论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之间存在若干内在关系,两者产生于相同的经济背景,具有同样的经济研究模式,“逆向选择效应”实质上是两种理论的共同基点。通过对这些内在关系的分析可得到与金融发展相关的启示。  相似文献   
52.
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区域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模块化技术为特征的汽车产业欲进入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其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文章在分析合芜蚌试验区汽车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主配研协作机制的合芜蚌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模型,并结合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3.
对操作风险的度量在银行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本文阐述了目前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度量的几种主要方法,并作了彼此之间的比较分析,旨在为研究与发展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改善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5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生成和传导机制较以往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着力强化流动性监管标准的可计量性、可操作性和可监管性,并把流动性压力测试作为监管的重要工具。本文以《巴塞尔协议Ⅲ》为背景,分析国际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应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建立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55.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银行业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首先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测算行业原始违约概率,再运用MFD违约概率模型将宏观冲击因子引入以求得渗入宏观经济因子的违约概率,然后采用CreditRisk+模型分别测算不同宏观压力情景下与信用风险对应的经济资本变化,经...  相似文献   
56.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时机与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7.
58.
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必须协调发展。协调既包括金融机构系统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又包括不同金融机构围绕支农这一共同目标之间举措的协调。该文设计农村金融相关比率、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农村信贷贡献率及农村保险渗透率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整体上来看还没有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其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仍显不足,三种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贡献率大小不一,作为金融“支农”重要保障的农村保险严重滞后。  相似文献   
59.
本文尝试引入系统隐功能的概念,对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逻辑重新进行了解释,认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虽然存在资源配置等显功能的不足,但其支持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成功转轨的隐功能明显,两相权衡,中国农村金融还是有效的。按此思路,今后农村金融的改革也要综合考虑其显功能和隐功能,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0.
本文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逆周期资本测算方法,该方法不同于《巴塞尔协议Ⅲ》将信贷/GDP指标作为逆周期超额资本提取的参考基准,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依据发放相同数量贷款所需的监管资本不出现波动这一逆周期调整原则设置宏观压力情景,监管资本等于8%的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加上根据宏观压力测试结果计提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实证研究结果及其相关分析可与《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相互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