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分业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审计程序和建设程序基本同步、审计控制关口前移的审计方式.其实质是实时审计,也称同步审计.在线审计、持续审计。传统的建设项目审计,一般在事后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大有“老牛掉在河里.才去拖其尾巴”之意,在审计信息输出与反馈机制上.常给人一种“雨后送伞、雪后送炭”的感觉。  相似文献   
52.
建造合同,主要是指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它是工程建造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的主要依据和凭证,建造合同的当事人是建设单位(业主、发包人)和施工单位(建造工程承包商)。承发包双方签订建造合同,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条件和履行建造合同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普遍存在“僧多粥少”的情况,有些建造企业长期接不到施工任务,因此出现了“饥不择食”的现象,表现在签订合同上有两种作法,一种是只要有施工任务,只要能成交,不管工程项目是否有利,盲目签定合同。另一种是未对工程项目进行仔细的可行性研究,就草率…  相似文献   
53.
论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组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功能和要求入手,通过考察国际上项目后评价的组织情况和我国的现状,探讨了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组织体系的构建问题,提出构建以审计机关为政府评价主体的后评价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54.
为了贯彻落实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的工作重点,本刊推出了“效益审计”专题研究,旨在探讨国内外效益审计理论的发展,总结、探索我国效益审计实践和经验。当前,转型与发展成为我国内部审计的主题。在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20多年中,有过不少波澜和曲折,现在的发展也还不够平衡。如何促使内部审计之路越走越宽和深入发展,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传统内部审计当中,目标是针对合规性的;内容是针对财务的;方式是事后的;职能是监督检查型的。这种类型的内部审计在与目前形势发展的要求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需要实现根本转变。效益审计给内部审计提出了很好的目标指向,但如何走好效益审计之路,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特别是需要从根本上对审计职能进行重新认识,才能开拓内部审计更大的空间。国内关于效益审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侧重于引进和介绍国外效益审计的理论与实务,逐步探讨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对效益审计的定义、职能、范围、方法和程序等基本理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对效益审计的实践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们特约请对效益审计颇有研究的专家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内部审计工作者开展研讨,意在将效益审计引向深入,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长足发展。希望他们的入理分析,独到观点,真切心得和宝贵经验,对从事效益审计的内部审计人员有所启发,有所借鉴,有所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