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5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19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3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银行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银行视角全面审视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经济成本、风险水平和收益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并借鉴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理论,提出了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碳金融"是环保项目投融资的代名词,是国际金融界的新课题,泛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本文简要介绍"碳金融"发展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我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3.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的推出提上议程.促进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化,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归纳了我国已经基本具备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对推出国际板的利弊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加快推出国际板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4.
有人曾说银行的声誉风险是“当今最令人畏惧的风险”,美国信孚银行于1994年被法院判决有欺诈嫌疑,这注定了信孚银行走向了一条不归路,此后其经营一直处于低谷,最终于1999年被德意志银行兼并。  相似文献   
45.
李东卫 《金融会计》2010,(10):34-38
后危机时代,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必须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和国际监管合作,防止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本文主要探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相关问题;建立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突出中央银行地位;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新趋势,加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我国应如何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6.
发展住房按揭市场,要把风险防范放在首要位置。一方面由于住房按揭市场受宏观经济形势、国家经济政策、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非单个银行能左右,需要加强政府的调控和支持作用,使其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也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加强创新和完善技术等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7.
2009年9月25日,首批获得批文的10家创业板企业公开招股发行--意味着经历10年磨砺,创业板市场在我国正式启动.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创业板市场,肩负着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为创新型、高科技和高成长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重任.  相似文献   
48.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银行在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作为金融业的主力军,银行应在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更深入、更有效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49.
自2007年底显现的越南金融风险目前已演变为明显的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因金融风险蔓延引致不确定性因素日增的现阶段愈加令人关注。2008年以来,越南爆发金融危机,出现了通胀失控、越盾贬值、股市和房市价格跳水等金融危机迹象,迅速成为世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为避免类似危机的冲击,我国应吸取越南金融危机教训,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0.
绿色信贷:基于赤道原则显现的缺陷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道原则要求企业在工程开始前到受影响的地区进行咨询,并建立当地居民"申诉机制",避免引发环境和社会问题.这是银行对自身环境保护责任的承担,也是对环境风险的有效规避.有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引入赤道原则,对项目融资中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审慎性调查并督促借款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缓有关负面影响,推进"绿色信贷"政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