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劳动力、产业在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地区间工资差异的事实,本文构建了一个市场潜力与工资的新经济地理学(NEG)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市场潜力对工资产生正面影响。市场潜力对工资产生正面影响来自两种渠道:一是市场潜力引发了经济集聚效应;二是市场潜力产生了逆经济集聚。相比之下,市场潜力引发了经济集聚效应更能提高和扩大地区工资水平与差异,因为经济集聚需要更低的贸易成本、较大的市场规模以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鲍莫尔假说与中国劳动力流动——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鲍莫尔的成本病说起,建立了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首先从理论上通过模型推导出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的决定因素,然后利用协整方程解释了我国各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机理和结构偏离问题。通过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三次产业中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最高的是第一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相对于平均水平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会引起各产业就业份额减少;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会导致第一次产业就业份额增长率的降低和二、三次产业就业份额增长率上升。第三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的增长最快。资本劳动比的增长对就业份额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资本劳动比每增加1%,将会使第二产业就业份额下降约0.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违背了奥肯定律,学界对此给予了很多解释,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然而各因素在三次产业中的作用是否相同,影响度有多大,却鲜有研究,本文采用1978~2006年的分产业数据对影响三次产业的就业增长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发现影响各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并不相同,收入水平的提高对我国就业结构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时序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向消费主导型转变,以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作为研究重点,选择河北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1993~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该区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意图探寻在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如何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找到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软投入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投入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李国璋(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经济系)一、软投入要素的概括及含义人们为从事生产活动而人为提供的一切条件统称作投入,即广义投入。其中一类投入具有物质形态,称作硬投入(Hard-input);另一类不具有物质形态,称作软投入(... 相似文献
针对1980—2008年间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的变动趋势关系,分别采用透明国际的腐败感知指数(CPI)指标和中国腐败案件数两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验证中国经济增长和腐败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在改革初期中国腐败水平较低,随着经济增长腐败水平逐渐提高,在达到某个高度以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这说明中国腐败案件的发生受到纪检机关反腐力度、对外开放程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应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进程,降低腐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兴发集团虽然地处偏僻的山区小县,却始终把科技兴企作为主攻方向,想千方设百计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水平,形成了明显的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力资本外部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9~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14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影响人力资本技术外部性的四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区人力资本深化对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具有促进作用,专业化和多样化对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当专业化和多样化分别超过各自的临界值时,才会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正向的影响;专业化对于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在东西部地区分产业之间存在差异;就业密度在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业中对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产生类似于多样化的非线性影响,但它在其他地区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一个测度要素错配对总生产率效应的核算框架,使用中国工业1994~2011年两位数行业的数据,在行业层面上研究了要素错配对产出、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行业间的生产率增长和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均存在很大差异,2009~2011年要素错配引起的产出缺口约为29%,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升中国工业增长效率的潜力很大。分行业来看,资源垄断性行业存在严重的资本和劳动错配;劳动配置效应比较大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力不足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过剩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分要素来看,资本错配程度更高,资本投入和资本配置效应对产出增长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