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65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78篇
经济学   43篇
综合类   72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盈余管理、特定风险、公司治理以及上年度审计意见类型等反映或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与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风险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解释力有限。这表明,由于法律和监管环境以及审计市场发育程度与国外有着较大差异,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决定审计收费时,对于风险因素并不十分关注。它反映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离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尚有不小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2.
关于确定煤矿项目基准收益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煤炭市场在GDP高速增长、电力用煤和钢铁用煤等需求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了煤炭需求量增大、煤炭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趋势,使得煤矿项目大批量上马。然而,由于煤矿项目基准收益率一直没有一个确定的基准或范围,使得许多投资项目基准收益率确定的不够合理且差异较大.这直接关系到项目能否上马和能否正常预期运行等许多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3.
近年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和使用,传统的损益表已不能满足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英国、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要求在损益表之外编制“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或“综合收益表”,也就是本文所称的第二损益表。这样,第二损益表成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之外的第四报表。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第二损益表产生的背景会计理论界多年前就对收益应包括什么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即当期经营业绩观和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当期经营业绩观着重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即着重于计量企业的效益。在此观念下,收益只…  相似文献   
114.
首先从会计信息需求角度分析了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然后回顾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最后提出了建立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5.
经理股票期权会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理股票期权是西方企业流行的一种经理报酬激励方式。本文在论述了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的三个焦点问题后,介绍了美国有关会计准则的进展,最后对我国经济股票期权会计提出了简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6.
有效的报酬激励机制,能协调经理与股东的目标,使经理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介绍了国外常见的几种报酬激励方式之后,着重论述了国有企业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7.
利用我国2002~200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董事会的规模、独立性(独立董事比重、两职分离)、勤勉性以及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等特征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董事会开会频率与选择大事务所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与选择"四大"的可能性之间呈倒U形关系;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与选择大事务所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与是否选择"四大"之间则没有显著关系。本文没有发现董事会的独立性、规模与审计师选择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8.
制度互补性与公司治理趋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辉 《经济评论》2007,143(1):144-151,160
公司治理制度必须与其所在社会现有其他制度相互补。这就决定了公司治理本身具有一定的惰性,因此,公司治理趋同只能是相对的,现有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将会长期存在。就一国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公司治理趋同化进程中,不能够不顾与现有制度的适应性而盲目地移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9.
对我国合并商誉确认及其摊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0.
试论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允价值会计是随着经济发展、用户对相关性要求提高、历史成本不能满足用户决策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可靠性决定公允价值只适用于一定环境、一定项目的计算。公允价值会体现了当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的靠扰,及信息观向计量观、交易基础向事项基础的改变。确认与披露对用户的决策的差异,要求不仅仅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信息,而且要在报表中采用公允价值确认、计量资产和负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