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55篇
经济学   46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72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6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梁小民  晓晖 《新智慧》2005,(12):14-14
博弈论是在20世纪才产生的,把博弈论运用于分析经济行为更是近50年的事,不过博弈的思想却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则“两只母山羊”.其实就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斗鸡博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2.
别找不着北     
梁小民 《英才》2005,(9):21-21
我特别喜欢崔健的两句歌词:“走过来走过去找不到根据地,一边走一边想领袖毛主席。”我觉得许多成功的民营企业正处于这种找不到北的状态。刚开始做企业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反正什么赚钱做什么.好在当时市场机会多.做什么都赚钱。经过这些年的  相似文献   
43.
激励优于惩罚的道理并不复杂,但实施起来并不那么容易。直至现在,一些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仍然改变不了对惩罚的崇拜。这样的老板永远只能是苦苦经营的小老板。  相似文献   
44.
45.
最近看到一个调查,说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这可不是哪个小报胡乱说的,而是严肃的《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公布的。看了这个调查使我不解的是,既然农村居民感到自己比城镇居民幸福,为什么还要潮水般地涌入城市务工呢?为什么全社会还如此关心“三农”问题呢?为什么不见“痛苦的城里人”去农村当“幸福的农村人”呢?这个调查结论显然与我们的常识相悖。这个错误的结论大概来自调查方法的失误。  相似文献   
46.
47.
三问财富     
屈原的名篇是“天问”,问的是苍天。张国云博士这本书是有关财富的话题,而且主要涉及三个问题,所以我要“三问财富”。屈原问天是他对苍天有解不开的疑惑。张国云问财富是要解开对财富的困惑。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财富的态度是虚伪的。从人的本性来说,人应该是爱财的,因为财富是人生存与幸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8.
十几年前,笔者与已故北大经济学教授陈岱孙同在一个教研室。每周一次严肃的政治学习中也难免讲一点社会新闻,讲的最多的是干部腐败与假冒伪劣产品横行。陈老把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结为惩罚太轻。他说,对这些劣行的惩罚总是像“三娘教子”中所唱的:“我把鞭子高高举起,轻轻打下”。陈老主张“乱世用重典”,加大惩罚力度。十几年过去了,陈老也已作古,但陈老的忠言仍是一种善良的愿望。  相似文献   
49.
假如你是一位老板,经营困难,利润减少。要走出困境,我劝你读一本美国管理专家亚德里安·斯来沃斯基写的《赢利》。书写得生动活泼,你可以在读着玩的过程中轻松起来,还可以从中学到走出困境的三招两式。书中的主人公叫史蒂夫·加德纳,所处的状况与你相似,他请来了“知道该如何赢利的人”大卫·赵,请教赚钱的诀窍。本书的内容就是大卫·赵向加德纳讲的23课,这就构成本书的23种赢利模式。讲课是讨论式的,所以谈起来颇为轻松愉快,再加上美国人天性风趣、幽  相似文献   
50.
梁小民 《商界》2004,(5):72-72
普通人经常揣测,那些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跟寻常人相比,或是跟丰衣足食的白领阶层相比,谁更幸福?其实无论人们有多广博的知识多高超的能力还是有多高尚的人品,他们行为的目标也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人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其实是幸福最大化。没钱绝对不幸福,但有钱也不一定幸福。据有人估计,总体而言,金钱对人幸福的作用为20%左右。可见在最大化中,非货币内容还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