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9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财政金融   7265篇
工业经济   586篇
计划管理   1314篇
经济学   2499篇
综合类   791篇
运输经济   80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857篇
农业经济   1082篇
经济概况   2428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318篇
  2022年   319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592篇
  2013年   749篇
  2012年   914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1069篇
  2008年   1194篇
  2007年   1434篇
  2006年   1390篇
  2005年   887篇
  2004年   681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540篇
  2000年   306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对2004年农业农村工作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严重下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二)今年以来,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冲击效应加快释放,若干重点地区、重点产品受冲击的问题尤其突出。(三)夏粮减产,耕地减少等影响粮食安全的风险在不断积攒。  相似文献   
902.
在今年一季度全省经济达到12.6%快速增长的良好开局之后,从4月份开始受非典疫情的影响,经济增速略有回落,但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采取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了二季度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6月全省实现GDP2198.63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增速为199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03.
中央财政收入日常监管机制是中央财政收入监督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地讲,对中央财政收入的监督保障作用,是通过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国库监督、国有资本监督、社会中介监督、纪律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群众监督等在内的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共同实现的。但其中的财政监督,是以财政收入的主管者和组织者——财政部门为主体,寓于财政收入执行及财政管理之中的财政专业性监督,是对税务监督、国库监督、国有资本监督等的再监督,具有任何其他监督不可替代的财政管理专业特色和独特作用。就中央财政收入的财政监督而言,监督主体是中央财政收入的组织者——中央财政机关(财政部),包括其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和各业务机构。财政部各业务机构(司局)主要是在履行各自的财政管理职能中配合或参与开展某个方面的财政监督活动。为了使预算决策、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职能相分离、相互约束和相互监督,财政部设有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即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和财政部派驻各地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以下简称专员办)来专门行使财政监督职责,既要以财政监督主体的身份对国家财政管理相对人(企事业单位、个人以及负责监督财政的国家立法机关、审计机关、司法机关等)实施外部监督,又要以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904.
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西北开发的关键环节。第三,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事关西北地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是要将西北地区纳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五,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西北地区城乡居民的安居乐业。第六,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会有益于西北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一、西北生态环境改善的可行性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中国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905.
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效益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从2002年我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看,亏损企业大幅度减少,2001年亏损企业为54家,2002年为33家,减少了21家,下降幅度为38.89%;2002年前500家企业集团共实现利润3589.32亿元,利税总额7189.33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了29.91%、33.71%;另几个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及效率的指标如:全要素生产率、总资产产出率、人均产出率、股东权益利润率、人均利税率、资金利税率与2001年比都有所提高,2002年全要素生产率为4.49,比2001年提高了0.5;总资产产出率56.35%,比2001年增长了3.5个百分点;人均产出率35.7…  相似文献   
906.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自2008年年末我国开始实施以大力度的减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以大量的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融资手段的、财政直接扩张与间接扩张并用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轮积极财政在总量型经济指标上表现较为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其对经济和投资增长的效果都优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保八"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但同时,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外,还带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膨胀,尤其是利用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形成的政府债务"信贷化"倾向,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传导、叠加,对保持财政可持续性构成威胁。为考察当前我国财政的可持续状况,本课题组运用随机动态分析框架与财政风险演进理论两种方法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进行了考察,均得出当前财政具有可持续性的基本结论。但不可否认,在当前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的背景下,未来我国财政可持续性既受到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又受到人口老龄化和加大民生支出压力的影响,财政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这就需要我们统筹协调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以经济的可持续为终极目标,以积极财政政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加大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同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有利的基础条件。因此,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策略,应是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要求,主动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重点,由推进逆周期调节为主的总量调控政策转向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调整政策,利用3~5年的时间灵活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努力加大改善民生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财政功能的转变。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合理统筹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与监督制度、强化预算管理与监督机制,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积极财政政策的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907.
上半年福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多数经济指标继续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受国家收紧银根等需求管理政策的影响,当前福建经济运行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实体增长在短暂放缓后出现回升迹象,二是持续攀高的物价出现环比涨幅回落趋势。总体上,如果下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得到贯彻,宏观环境也没有出现特殊意外,则各界担忧的“滞涨”风险已有所降低,福建经济将在适度增长、通胀放缓中实现软着陆,并逐步重建回升的总供给-总需求基础。  相似文献   
908.
“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收支规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论从国内层面看,还是从国际层面看,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复苏都始终与财税政策的积极实践捆绑在一起。在国内,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应对危机的主攻手,而且通过收支两翼并举的全方位扩张操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财税政策的特殊功效;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旨在应对危机的经济振兴或经济刺激举措,其主体部分都可归于财税政策的范畴。正是凭借着以扩张性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联合行动,才使得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至今,面对尚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围绕有关所谓刺激政策退出时机、节奏、方式等问题的国际协调,也仍然是以财税政策为核心内容的。因此,在十二五开局之时,结合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及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实际,深度审视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09.
“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论从国内层面看,还是从国际层面看,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复苏都始终与财税政策的积极实践捆绑在一起。在国内,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应对危机的主攻手,而且通过收支两翼并举的全方位扩张操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财税政策的特殊功效;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旨在应对危机的经济振兴或经济刺激举措,其主体部分都可归于财税政策的范畴。正是凭借着以扩张性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联合行动,才使得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得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重大变化。至今,面对尚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围绕有关所谓刺激政策退出时机、节奏、方式等问题的国际协调,也仍然是以财税政策为核心内容的。因此,在十二五开局之时,结合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及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实际,深度审视十二五时期我国财税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910.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随着2007年《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的出台,央企层面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随后,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在各省市陆续铺开。本文拟对近年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问题上学术界的研究动态进行概要的综述,并结合相关实践进程加以简要剖析,力图理清在这一研究课题上的理论脉络和动态特征,进而推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