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摆脱了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现已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但中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既应遵循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应符合中国特殊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但我国走什么样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还是以小城镇为主,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文指出.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可能成为较有效率和效益、较切合实际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乡镇企业发展、个体工商业发展、GDP增长率和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排名,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呈阶梯状分布,发展态势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了解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方向及未来趋势,对于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发展新型产业、节约建设用地、优化空间组织、提升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我国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很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目的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灾区多数处于我国偏远的高山峡谷区,按传统的原地安置不仅成本高、时间长、工程浩大,而且灾民生计难以解决,有可能更加贫困化。顺应当前城镇化浪潮,探索城镇化移民方式,依据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推动科学重建,以移民工程为主,重建工程为辅,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7.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以期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转型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在当今世界"生存和发展"的主题下,生态资源由过去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演变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人地关系日益失调,资源与环境压力空前加剧。只有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建设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城镇与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总体经济最优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科学合理的城乡产业空间布局可以更好地促进城乡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