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计划管理   28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本文尝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国有企业科研技术人员的胜任特征结构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进行大样本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了胜任特征模型是可以接受的,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最终确定的量表包括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与个人素质3个维度14个指标51个条目,为我国国有企业科研技术人员的考核、选拔、培训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2.
透视员工沉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员工沉默动机的不同,提出了员工沉默的三种类型:默许沉默、漠视沉默和人际恐惧沉默,并认为通过培养组织信任的氛围可以改善员工沉默的行为。  相似文献   
43.
团队社会资本量表的开发及信效度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开发出团队社会资本六个维度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深度访谈与开放式问卷调查,初步收集与整理了测量团队社会资本的30个项目。对此问卷进行了预试调查,收集了126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12.0软件,对所收集数据先后进行了项目分析、信度分析与效度分析,最后得到了信效度良好的23个测量项目。结果表明,最终量表可以运用于相关理论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4.
类型投资的思维机制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乏时间或深入(精确)认知能力时,人们最有可能运用类型思维,本文即从类型思维这一角度论述了类型投资的心理机制。投资者首先对资产加以认知,并将之与某一类型相匹配,然后从类型层面对资产类型未来回报做一预期。不同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对类型资产未来回报预期存在分歧,在此基础上投资者在不同类型层面做出类型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45.
人力资本的价格是价值的体现,人力资本一旦开发出来,就一定要用到企业经营活动中。随着生产社会化的不断提高,企业的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网络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46.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中小企业协作网络的经济性质,认为中小企业协作网络是一种比市场机制有效、比大型科层制组织灵活的中间组织形式,它能通过网络内企业之间重复交易产生的信任和承诺的协调,节约交易成本;我国的中小企业协作网络除具有一般企业网络的基本特征外,其网络结构呈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色彩。由于合作关系的复杂性,中小企业在加入网络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对协作中的风险进行谨慎的管理。  相似文献   
47.
构建高质量的社会网络对于提高个人或组织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三个重要的社会网络理论,然后提出了改善员工社会网络质量的四类策略。  相似文献   
48.
基于胜任力的发展中心技术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中心是在评价中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助于平衡组织发展和个体成长目标的方法。它以胜任特征和实践智力研究为理论支持,在人本主义操作范式的指导下,形成一种能激发深层次特征的模拟工作情景,以参与个体的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轻测评,重发展。该方法的实施效果主要取决于个体和直接上司的参与程度、发展计划的质量以及后续指导力度等。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员工社会化的视角出发,考察在我国文化背景下,企业组织的社会化战术行为。样本为382名进入企业组织的一年半以内的新员工,结果验证,企业会因为所处地域、所处行业、其性质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社会化战术,同时企业还会根据新员工工作经验不同和进入企业的工作时间采用不同的组织社会化战术。  相似文献   
50.
创造性越来越成为员工的核心胜任力,并且受到大多数企业的鼓励。总的说来,研究者们主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员工创造力进行探讨,即个体视角、组织环境视角、个体一环境双向视角。个体视角主要关注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相关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人格特征对创造力的影响;(2)认知过程对创造力的影响。组织环境视角主要探讨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因素,相关的研究也主要沿着两个方向:(1)客观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2)心理环境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个体一环境双向视角强调把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员工创造力的必要性。在双向视角的研究中,两个主要的模型经常被用来探讨创造力:(I)个人一环境匹配模型;(2)个人一环境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