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06年,随着《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我国的保险业改革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保监会将深圳和天津滨海分别确定为“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国保险改革试验区”,同时指出,  相似文献   
22.
考虑再保险要素的保险商品均衡价格形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现实的保险经营中,人们对再保险存在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进而在保险产品定价时仅仅考虑到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并没有充分考虑保险市场中再保险要素等垂直经济关系对保险商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此,基于对再保险要素市场价格形成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再保险的供给量同样取决于再保险公司中的资本实力;再保险市场供求的特殊性使得保险商品价格的形成更为复杂;再保险要素市场竞争状况和保险产品市场竞争状况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保险商品的价格。  相似文献   
23.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的未来发展要求,而且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的同时,提出了“推进公平准人,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基本要求。可见,未来提高我国保险业的竞争力,健全和完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不仅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保险集团,更需要大量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j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小保险公司群体。  相似文献   
24.
25.
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保险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选择。保险产品是风险转移和服务业务的有机组合。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的"回归"并不是回到单一的保险模式,而是要改变"过分强调投资模式而服务模式发展滞后"的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因此,在坚持保险模式为本的基础上,以"服务模式"的提升作为当前中国保险公司盈利模式改进的突破点,切实转变保险业的发展方式;根据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均衡保险模式、服务模式和投资模式的资源配置和盈利贡献,形成保险公司动态的组合盈利模式,以保证中国保险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6.
27.
保险市场失灵需要保险监管来弥补,但保险监管也存在失灵的现象。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保险监管失灵进行了解释,然后结合我国保险监管的失灵风险,对规避监管失灵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如何在委托人缺位、缺乏直接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情况下规避监管失灵。  相似文献   
28.
29.
30.
我国中资财产保险公司的最适规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产险公司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经营发展规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聚类分析法对目前中资产险公司进行了归类,然后运用生存技术法、利润分析法对其规模经济状况进行了检验,得到了目前我国中资产险公司最佳规模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