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历史的考察表明,企业进程的实然状态是非生态化的,而生态觉醒之后的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态化,导致二者背离的恰恰是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利润"中轴.持续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遍历世界所有持续创新的企业均是具有强劲的创新主导力的企业.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将生态理论引入企业创新系统主导力研究领域,建立了企业生态创新系统主导力评价模型,并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探寻企业生态创新系统的特征及其存在性,揭示企业创新系统的规律,为企业创新主导力的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观点已成为国内外共识。而在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的选择是重点,它大致可以确定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直接关系到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总结有关学者关于循环经济系统规划中核心产业选择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相关矩阵赋权法和区域产业规划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循环经济系统中的核心产业,并以邯郸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城市产业规划,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破坏性创新已经被大量使用在各类企业和各种产业中,以提高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传统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占比较大,其转型升级直接关系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实现。论文以京津冀地区采矿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公司破坏性创新特征,分析各公司破坏性创新情况,并根据行业破坏性创新特征与创新盈利指标进行分类,以分析不同公司的创新盈利模式,为京津冀地区采矿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不仅在创造GDP、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推动技术创新的活跃力量.如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技术创新战略,使得中小企业实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就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本文以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技术创新战略理论和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做强钢铁工业,提高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钢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机制协同度评价模型,并以邯钢集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协同学理论建构的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能够反映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企业据此可以制订有针对性的策略,模型的提出对提高我国钢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素彦  李曼  索贵彬 《中国市场》2022,(2):23-24+37
无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如何发达,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自然资源的支撑。资源型城市作为能源和原材料的来源地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多年采取粗放式的产业发展模式,这些城市在发展中积累了较多问题和矛盾,严重地制约了资源型城市发展。文章首先基于全国生态功能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三维视角,就如何实现河北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其次根据三维视角对河北省资源型城市进行类型划分与功能定位,就河北省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的生态产业链构建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目标。文章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县域经济演变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的集聚分布格局显著,呈现稳定的"1个主峰、多个次峰"的俱乐部收敛特征,主峰规模远大于次峰;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格局并存,且空间格局多年来基本未发生变化,石家庄作为冀中南地区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为指导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城市近1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总体向好但城市间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采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关键因素,探讨提高京津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今是核心技术竞争的时代,创新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科技进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从创新能力角度对产业进行研究,找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简单验证,构建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为针对性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这一矛盾,经济学家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到城市建设中就是要建设生态城市。文章从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的内在联系入手,探讨循环经济理念下建设生态城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