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世界遗产地是提升人们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世界遗产教育可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中国目前的世界遗产地在门票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和导游培训上岗等世界遗产教育方面做了较大的贡献。为进一步强化世界遗产教育,我们应在强化遗产地的环境影响、加大遗产教育资金投入、成立遗产教育专门机构、举办遗产教育特色活动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在微博及其微生活方式的影响下,微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者、传统旅行社和新兴媒体争相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事物,微旅游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微旅游具有旅行时间很短、出游距离很近、出游者以都市白领阶层为主体、无景点式的目的地选择方式等4个典型特征。为推进微旅游的深入发展,可考虑从加强微旅游理论研究、注重微旅游者的需求、科学设计微旅游产品、制定微旅游发展政策等4个方面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城市旅游形象的网络化呈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互联网旅游大数据,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互联网上目的地旅游知名度和旅游美誉度为基础指标的网络旅游形象矩阵,分析江西省各市网络旅游形象的感知与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者网络评价的话语分析,采用语义网络分析和主题分析方法探讨网络虚拟社区中旅游者对江西省各市代表性景区的负面评价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各市网络旅游形象感知总体表现为知名度偏低但美誉度较突出的特征,各市间的网络旅游形象有较大差异;江西各市代表性景区负面评价语义网络呈现核心圈层、次核心圈层和外围圈层的核心—边缘意象结构;景点与景色、管理与服务、收费与消费是影响江西城市网络旅游形象的主要因素,并可进一步凝练成"性价比"这一综合问题。文章最后从宣传、整饰、提升三个层面提出加强江西城市网络旅游形象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庐山石刻景观是历朝历代文人学士政治家们以庐山自然山石为载体,以勒石刻字为手段,反映各历史时期人类思想印痕的物质文化现象,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珍贵资料,是构成庐山文化景观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1949年共911年间,庐山共产生了933块石刻,各朝代间的时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在空间格局上,以庐山管理局为中心的平均石刻距离为7.87千米,平均海拔高度为549米。平面格局与垂直格局也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距离越远,海拔越低的区域范围内,分布着更多的石刻。  相似文献   
15.
民俗旅游是新世纪里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其开发模式也成为旅游界关注的焦点。以忻城中华土司民俗旅游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民俗旅游区开发的基本框架,从而对民俗旅游区的开发模式作出了积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庐山拥有大量的红色文化遗产,具有资源品位高、组合融入明显、分布集中、资源拓展性强等特征,是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畅,缺乏有效组织;主体形象不明,难识庐山真面目;游离于红色旅游网络之外的问题。因此,实施统一规划,着力打造庐山红色旅游品牌;加强与其他资源的有机结合,增强市场综合竞争力;整体保护,推动庐山红色资源的全面持续利用;扩大解说,融入全国红色旅游网络等对策将有助于推进庐山红色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依据民俗旅游区开发的A—B—P模式,通过对忻城中华土司民俗旅游区的区位及市场条件分析,提出了民俗旅游区的功能区划理念。并对忻城土司文化进行了具体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18.
民俗节庆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品牌、艺术、审美、体验价值,在塑造和加强区域旅游形象,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娱乐和旅游购物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三清山板灯节是三清山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板灯节作为地域特色文化品牌,是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但是从目前的保护现状来看,仍存在诸如传承人缺乏、保护不力、缺乏知名度等问题。有鉴于此,三清山板灯节的发展应在新型管理体制、节庆产品创新、品牌共建推广、区域旅游合作四个方面寻求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19.
入境旅游是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入境旅游周期波动规律,对于准确把握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制定合理产业发展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市场稳定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运用HP滤波和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周期进行波动测度与阶段性变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入境旅游在研究期内表现出总量不断攀升但增速波动起伏的发展态势,在其增速动态变化过程中存在低速增长、中速增长和高速增长三种区制状态,并在“低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我国入境旅游人次增长率在“低速增长区制”“中速增长区制”和“高速增长区制”之间存在着往复的阶段性变迁情况,且“高速增长区制”和“低速增长区制”将通过“中速增长区制”实现“软着陆”和“稳扩张”。从发展趋势来看,2005年以后,我国入境旅游一直处于低速收缩状态,且未来维系低速推进的可能性较大。最后,为扭转低迷的入境旅游市场并推动我国入境旅游业的逆势复苏,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