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35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79篇 |
工业经济 | 190篇 |
计划管理 | 877篇 |
经济学 | 380篇 |
综合类 | 167篇 |
运输经济 | 63篇 |
旅游经济 | 5篇 |
贸易经济 | 470篇 |
农业经济 | 325篇 |
经济概况 | 417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19篇 |
邮电经济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34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210篇 |
2013年 | 131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192篇 |
2010年 | 200篇 |
2009年 | 196篇 |
2008年 | 172篇 |
2007年 | 206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134篇 |
2002年 | 129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现代桥梁工程中高墩桥梁屡见不鲜,桥墩垂直度已成为评定桥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新疆某特大桥项目为依托,针对高墩垂直度检测结果实用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高墩垂直度进行非接触测量分析的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快速获取高墩结构全局点云信息,对桥墩点云进行拼接、降噪等预处理,采用编程算法实现了桥墩节段中心点和垂直度偏差的计算,并得到了垂直度偏差变化规律图.最后将该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高墩进行快速测量,能够获取桥墩中心轴线的三维空间线型,精确分析并定位最大偏差位置,显著提高垂直度测量结果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并为后续研究桥墩垂直度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联合遥感和传统抽样方法的空间抽样技术是进行大区域农作物面积监测的有效手段。但传统抽样要求抽样单元间相互独立,并未考虑到区域农作物空间变异性的存在对农作物面积空间抽样效率是否有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如何,从而限制了农作物面积监测的效率和精度。[方法]文章以吉林省德惠市为研究区,利用变异函数分别对10种抽样单元尺度内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的空间变异性进行定量评价。选择3种空间抽样方案(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分别计算不同空间变异程度下的样本容量(n)、抽样相对误差(Re)和总体总值估计量的变异系数(CV(Y︿))作为空间抽样效率的评价指标,定量分析空间变异性对农作物面积空间抽样效率的影响,提出适宜空间变异农作物的空间抽样优化方案。[结果](1)玉米和水稻面积的空间变异性(反映为基台值C0+C)均随着抽样单元尺度的增加逐渐而减小,其中500m×500m和2 500m×2 500m抽样单元尺度下农作物面积的空间自相关程度相对最小。(2)相同抽样比下,农作物面积在3种抽样方法下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均随着空间变异性的减小(抽样单元尺度增加)逐渐增大,其中玉米和水稻在分层抽样条件下的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具有相对最小值,分别限制在10%和20%以内,其次为系统抽样(Re<40%,CV(Y︿)<88%)和简单随机抽样(Re<50%,CV(Y︿)<75%)。 在抽样方法被选定的情况下,两种农作物的分层抽样相对误差变化率随着抽样比的增加迅速降低,当抽样比增至5%时,其相对误差和变异系数的变化率基本趋于稳定,继续增加抽样比来提高抽样精度的效果甚微。 在3 500m×3 500m抽样单元尺度内,按5%抽样比确定的样本容量对玉米和水稻面积进行分层抽样时,可达到95%的抽样精度(Re<5%)。 综合农作物在不同抽样单元尺度下的空间变异特征和空间抽样效率,基于2 500m×2 500m的抽样单元尺度和5%抽样比进行分层抽样的空间变异性农作物空间抽样方案是一种高精度、低成本、代表性强的空间抽样方案。[结论]该研究为区域农作物面积抽样调查方法的改善和抽样效率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目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信息不仅可为农情监测和作物估产提供重要的数据保障,还是国家制定粮食政策和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作物播种面积信息能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极化SAR不受云雨天气的影响,在农作物遥感监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效利用极化SAR数据进行农作物识别研究对促进雷达技术在国家农业遥感监测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更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星载极化SAR技术的发展过程为论述主线,从单、双极化SAR数据,单、双极化SAR数据结合光学影像,全极化SAR数据三个发展阶段,对极化SAR数据在农作物分类识别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比分析不同的识别特征、融合算法以及分类算法的优缺点。[结果]以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当前研究多以识别水稻为主,对于难以识别的旱地作物研究较少;目前对旱地作物识别精度不高,平均识别精度不足85%;缺乏对不同作物散射机制及其随时相变化的研究,导致分类算法机理性不足,普适性较差。[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旱地作物散射机制的定量确定,如何利用散射机制及其变化来提高旱地作物遥感识别精度和普适性;目前分类算法大都是基于光学影像设计,如何利用SAR特殊的成像方式优化设计适用于极化SAR数据的分类算法,得到更高的分类精度;如何更好的跟光学遥感等多源数据(光学数据、GIS数据等)结合来提高精度,将成为未来极化SAR农作物识别中三个亟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地表覆盖数据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发展政策制定有着重要意义。遥感已成为获取地表覆盖数据的重要手段。而目前的地表覆盖数据产品,如Globe Land30、FROM-GLC、MODIS Collection5、MODIS Cropland、Glob Cover、GLC2000等,存在数据精度不高、数据间一致性较差、与统计数据差异较大等问题。因此,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成为目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文章检索了近10年关于多源数据融合在地表覆盖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概括了多源数据在数据重建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评述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阐明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展望了未来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表覆盖数据重建研究的发展方向。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包括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法以及基于多源遥感和非遥感数据融合法。该文在对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进行论述时,主要讨论了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融合方法:基于数据一致性的融合法和基于回归分析的融合法。对于其他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如基于D-S证据理论融合法、基于数据集成融合法、基于统计模型融合法,也列举了最具代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论述。在对基于遥感数据和非遥感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进行论述时,主要讨论了其3种空间分配方法:完全依赖法、部分依赖法、动态依赖法。在对目前研究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文对其研究区域、数据源、地表覆盖类型、空间分辨率、融合方法和文献来源进行总结分析,并重点就融合方法展开讨论。围绕各种融合方法在数据重建中的运用,该文归纳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象和区域上的不足,研究区多为全球及欧美,其他区域的研究过少,研究对象多为所有地表覆盖类型和森林,对耕地和草地的研究过少;融合算法上的不足、重建结果精度上的不足。最后,指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重建方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综合运用两类方法,得到具有详细完整空间信息的长时间序列的地表覆盖数据集。 相似文献
95.
[目的]灌溉耕地空间分布是管理水资源、指导农业生产和监控环境变化的基础数据,遥感是获取灌溉耕地空间分布的重要手段。科学总结有关区域灌溉耕地空间分布制图的研究进展,可为遥感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全面收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遥感提取灌溉耕地的文献资料,系统分析了灌溉耕地制图的特征选择和主要技术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结果]从分类特征的角度看,气候、生产方式和设施等农业相关地域条件是灌溉耕地制图的必要参考;灌溉引起的水分或植被生长状况差异是主要依据;引入参量的时序变化特征或新的特征参量是对单一影像信息不完善的有效补充。从分类方法的角度看,不同分类方法多局限于局地或区域尺度,规则普适性不高,真值数据收集困难,难以适应大尺度下多样的地域条件,导致无法高效及时地生产更新相应规模且合适分辨率的产品,大区域灌溉制图的主要方式仍依赖空间分配模型。[结论]未来发展而言,自动分类技术和遥感影像资源的丰富已为高效生产灌溉分布地图提供了基础条件,整合数据资源、挖掘特征参量和优化分类方法等3个方面应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6.
海外投资这项工作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展开,不仅可以保障我国石油的供给安全,而且也可以增强我石油企业的竞争力。它鼓励企业到海外区寻求稳定的石油来源,从根本上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选择什么样的投资模式对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影响较大,投资模式的特点,影响投资模式的因素等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模式的特点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模式有以下几种:石油企业进入国际资源流通市场、参与海外跨国投资项目,进行资源贸易交流及其融通服务。且同时具有海外跨国投资的特点和石油企业自身的特点。(1)投资模式形式多样。丰富的石油公司海外跨国投资模式,提供投资实体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合理的机会选择并匹配这些投资模型。(2)投资模式切实可行。实际的投资模型必须有可能在这个国家进行资源开发。(3)投资模式灵活多变。灵活多变的投资模式能更好的适应变化万千的市场形势,规避经济风险,最终能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97.
人力资本是人类通过人力投资而获得的收益,是今后社会经济发展主动力.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广阔的人力资源开发空间.由于民族教育发展的滞后性以及人才市场运作的刚刚起步,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人才结构不合理,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合理,大量人力资源处于闲置状态等问题.西部民族地区为了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必须制订人才开发战略,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建立规范运作的人才市场. 相似文献
98.
农药行业由于其市场自身和农民消费的特点,相对其他行业发展缓慢。但历经多年市场竞争的洗涤,在生产创新和市场开拓意识方面,都比计划经济时期有长足的进步。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不断加剧,消费者的观念也已开始转变,品牌在市场竞争的作用渐渐显露,农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正当其时。品牌战略的实施可从品牌塑造三要素:市场定位、质量控制和市场推广三方面着手,另外还要注意不断创新和加强品牌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9.
100.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其强度和模量都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沥青混凝土的强度和回弹模量变化很大,在路面适应的温度范围内其值相差几倍到十几倍。本文着重讨论在各个温度条件下动稳定度及相对变形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