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长三角地区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虽能借助全球价值链(GVC)完成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和链升级,出现被跨国企业“俘获”的现象。以GVC理论为视角,界定了GVC下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的内涵,运用GVC理论对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探究了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升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GVC下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即渐进式升级路径与跨越式升级路径,旨在推进长三角出口导向型产业集群攀升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摆脱跨国企业的“俘获式”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2.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而中国则不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在Baumol、Oulton和Sasaki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来解释中国这种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寻找其原因所在。模型证明了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TFP增长率为零造成的,随后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日、美、德、法相比,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这几个国家的服务业TF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中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真正的"滞后部门",因此,中国的服务业TFP增长率几乎为零主要是由于本应属于"进步部门"的生产者服务业对整体服务业的TFP增长贡献不足所致。本文的进一步分析认为中国生产者服务业TFP增长率对整个服务业TFP增长率贡献偏低的原因主要是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大规模实现主辅分离以及中国的生产者服务业没有像制造业和印度的软件业那样融入全球化分工体系,而且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市场还受到发达国家生产者服务业的排斥。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就必须大力促进服务业尤其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农村妇女受教育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妇女就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教育程度作为妇女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基础和发展潜力,它是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妇女社会地位其他方面具有重大影响的制约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妇女的整体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全国人口主体部分的农村人口中,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些年  相似文献   
24.
本文基于河北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说明,在农村家庭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有:子女自身学习状况、母亲决策权×母亲受教育年限、教育投资价格、父亲受教育年限、人均家庭收入。子女自身学习情况是决定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最重要因素。母亲在家庭中的决策地位与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同时影响子女教育投资,文化程度高且在家庭地位高的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有积极促进作用。教育投资费用与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成反向关系,收入仍是制约父母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改变,子女的性别、子女的个数已不再是影响父母教育投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及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等,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有什么样的经营管理实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现代金融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6.
宏观经济学课程是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具有抽象性、派别多、西学中用、与经济现实联系紧密等特点,并且体系内容还在不断快速发展演变过程中。本研究围绕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变化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归纳并对其改革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1949年12月,广西全境宣告解放。各地陆续成立地方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在广西征收公粮.筹集粮草,保证驻军给养。直至1985年,公粮征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直接掌握一部分粮食的一个渠道。公粮实物的征收,主要是稻谷、玉米、小麦、豆类和其他杂粮,由国营粮食部门接收、储存保管、调拨和按政策规定安排供应、供给,同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价格结算公粮价款,划拨给国家财政部门,列入国家财政收入。在解放后的36年中,广西公粮征收经历了解放初期、粮食统购统销时期和粮食合同定购时期三个阶段.公粮征收的法规根据不…  相似文献   
28.
文章从需求的角度梳理一般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发生的机理,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各种特征如何影响其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进而影响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和在位主导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需求通过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需求所产生的作用,以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29.
文章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然后以江苏省为例选取1985年~2006年的年度数据,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就业增加0.046个百分点;短期内,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但总体上就业的扩大效应大于挤出效应。最后分析两种效应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新洗牌,全球化分工总体增长趋势放缓,但全球贸易中服务贸易占比却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推动我国服务业“走出去”深层次参与全球化分工成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重点梳理了我国服务业“走出去”的具体路径,包括服务业跟随上下游客户“走出去”、制造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主动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利用信息通信技术直接为国外用户提供跨境服务、通过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走出去”等。同时,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服务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一些新的国际政治和技术壁垒,以及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并加快我国服务业融入国际市场,我国应积极发展跨国数字贸易、以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协同“走出去”、利用市场规模优势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谈判和制定并争取更多主导权和话语权、增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国家软实力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