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49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102篇
经济学   194篇
综合类   38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6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创性地把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要素有机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中,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供了指南。值得注重的是,报告从总体思路的高度,强调了“统筹兼顾”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拓展和廓清了统筹兼顾的内涵、对象和范围。  相似文献   
52.
我国自2008年秋启动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实施反周期宏观调控,贯彻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推进"4万亿元"投资项目和多个产业振兴规划,在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同时,大力改进民生和社会保障,支持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促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等等。  相似文献   
53.
贾康,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他几次进入中南海,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贾康 《经济》2012,(10):17
未来,我国税收应更多地依靠直接税.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应该是在全国统一市场内可充分流动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本这种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应该是可以无壁垒自由流动的.这就需要纳税人有一个终身唯一有效的纳税号码,同时也是他的社会保障号码.纳税人可以在自己流动的过程中对地方政府“用脚投票”.  相似文献   
56.
贾康 《经济》2012,(8):12
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即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对现在国际竞争中、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的一系列挑战。从税收角度说,一定要发挥税收作用为配套改革服务,而且这个配套改革显然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强烈要求具有一个全面的"顶层设计"框架。除了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任务外,其实也涉及需理性考虑的"结构性增税"。比如,在决策层面,  相似文献   
5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和财政收支规模的快速增长,对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要以实现公共财政导向的转型为根本原则;以构建扁平化的分税、分级管理体制为框架基础:以一系列管理创新和绩效预算方法的不断改进为核心内容;以加强金财工程等现代网络系统工程建设与管理为关键。因此.可以认为强化对财政资金使用的全景、全程式监督就是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8.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并有可能向经济危机发展。我国宏观经济在原“两防”方针指导下的“软着陆”过程,加入了突如其来的外部冲击,再加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已带有在经济周期由高涨向低迷的阶段转换中“硬着陆”的危险,一些加工企业,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遇到了比较明显的困难。我国2008年1~9月的GDP增长率,迅速回落至9.9%,并显然将继续回落;外贸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到半年,就从“压顺差”变成了“稳出口”。  相似文献   
59.
60.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财政收入翻了一番多.因此,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路走高,已从1995年的最低点10.3%回升到2006年的1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