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9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我国要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发展林业,林木种苗是基础和希望,因此,提高林木种苗的生产质量对于林业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林木种苗的生产技术,阐述了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的措施,希望对于提高林木种苗生产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2.
赵耀 《北方经贸》2023,(11):53-56+98
本研究借鉴以往的关系营销文献,从关系质量的角度解释送餐服务对再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模型,通过在中国大陆地区进行的网络调查,检验了模型质量。结果表明:外卖服务中再购买意愿受到关系质量的正向影响,关系质量受到感知应用程序/网站可用性、感知服务质量和感知成本优势的正向影响。基于此,进一步提出对食品配送服务供应商和平台(外卖行业)的影响与建议,并讨论了该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3.
赵耀  徐东明 《价值工程》2023,(22):22-24
本文以义马市北露天废弃矿坑为例,从自身资源条件、外部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条件三个维度构建了废弃露天矿坑综合利用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分析法,构建AHP-FCE模型,对义马市北露天废弃矿坑的综合利用潜力进行实例评估,定性、定量对综合评价向量进行计算,得出综合利用潜力评估系数。为后续废弃矿坑综合利用潜力评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支撑,为其他废弃矿坑改造、再利用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有效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174.
冯熹宇  王菌丽  赵耀  杨斌 《科学决策》2023,(12):185-200
当前,企业在VUCA 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经营挑战,需要不断抵御和应对各类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干扰和冲击,以确保生存和发展。韧性的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已极为突显,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构筑自身韧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已经成为企业在逆境中保持稳定并实现反弹的关键推动力。因此,数字韧性的概念引发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作为新兴的研究议题,数字韧性研究仍然存在概念不清、研究分散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对当前数字韧性的相关研究详细地回顾和梳理。首先,对数字韧性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回溯,梳理数字韧性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其次,基于主流研究所采用的数字赋能视角,对数字韧性概念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再次,对不同类型数字韧性的构成要素及影响效应进行梳理。最后,基于对文献的归纳总结,展望数字韧性未来的研究方向。这些结论将为推进数字韧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构建数字韧性组织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改进的中国各地农业生态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全国农业资源利用率,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两型农业",对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展开研究发现,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产出,但在当前生态效率研究中未得到充分体现。文章通过量化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利于权衡农产品供需关系,更好以农田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利为目标来开展农业生产。[方法]文章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期望产出之一,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4个农业效率研究区域。运用非期望产出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良好,平均值为0.945,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东北西部中部的空间分布格局。(2)影响全国农业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为土地投入、机械投入、化肥投入和水资源投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与农业生态效率呈正向相关。土地、农药、劳动力、机械、水资源、化肥、农膜和能源投入、农业产值及碳排放均与之呈负向相关。其中农药投入是最为显著的抑制因子,控制农药投入是提升全国农业效率核心因素。(3)中国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分异格局是多层影响因素叠加而成,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源要素消耗的过量与农业碳排放过多。[结论]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整体上发展较好,但各省市的农业生态效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仍有上升的空间。从投入产出冗余角度来看,目前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源要素消耗的过量与农业碳排放过多。在发展中着重加大区域对农业土地的开发投入、推广机械科学技术、减少化肥等污染物投入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用水技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