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刘立坤  赵蔚蔚 《商》2014,(23):51-51
教育认知的变化将直接对教育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本文从利用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对保定城区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农民工对其子女的教育认知和行为选择的现状。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价值认知、期望认知以及收益认知大都比较高,并且对子女教育的金钱投入与时间投入力度大。  相似文献   
12.
人类共生是社会共生的本质。其性质与生物共生大致相同,在社会共生的范围内,可以划分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等模块。由于人类具有社会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因此社会共生的类型远比生物共生更加多元化,针对社会共生系统的组成,可以从共生的基本性质、共生资源的类型、共生收益分配、共生主体的意愿、共生关系的强弱程度等标准进行分类。共生在社会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类在社会上赖以生存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将社会共生现象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将其当作一种普世价值观,可以基于此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角度。因此本文从社会共生视域出发,以河北省发展现状出发,研究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共生的起源以及人类社会产生的共生,界定了共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阐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体现了共生进化的价值理念,指出了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核心要义是达成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市民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即要树立“共生”价值观念,消除市民的误解和偏见;要制定“共生”政策机制,加强公共政策的制定功能;要完善“共生”多方主体,达到农业转移人口与市民互惠互利和谐共生;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扩大“共生”兼容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