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1.
企业投资决策是否符合效率原则、如何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是经济学的重要问题。在以外部资本市场为基准,考察企业的内部资本配置时,相关理论揭示出,内部资本市场既可以通过多钱效应、聪明资金效应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也可能通过寻租、权力争斗等机制降低资本配置效率;而且,深入组织内部的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内部权力配置和绩效测度等方法是提升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大部分国有企业利润本质上是垄断利润,国有企业未分配利润是国有企业管理者支配的富余现金流量。比较各国运用负债工具规制企业富余现金流量的实践发现,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杠杆率偏低是国有企业拥有过多富余资金的重要原因,要解决国有企业未分配利润过多引发的过度投资、资本配置效率不高等问题,可以适当提高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杠杆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斜拉桥拉索各类振动的振动机制,介绍了斜拉索的减振措施的工作机理、减振装置的构造和应用实例,并对各种减振装置的适用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在我国政府果断采取截断传染源、联防联控等举措并取得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大战略成果的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却在欧美等其他国家不断蔓延恶化,这暴露出国际社会在新冠疫情防控上存在漏洞.文章梳理了新冠疫情爆发早期各国外防内控的措施,并在评估疫情早期严苛的外防措施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主要国家的内部防控实践.实证结果显示,从外防视角看,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国迅速采取了各种入境管制措施;从内控视角看,基于谷歌搜索指数构造的反映各国内部防控程度的指标显示,新冠疫情早期各国的内部防控实践存在较大差异,与外部防控宽松国家相比,外部防控严苛国家的内部防控相对松懈,其政府和民众不仅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保持社交距离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力度也相对不足.这些经验证据揭示出,新冠疫情爆发之初,一些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疫情重视不够,寄希望于通过入境管制政策将病毒御于国门之外而内控乏力,这种外紧内松的疫情防控反应没有利用好中国积极抗疫争取的时间窗口,从而导致疫情蔓延恶化.文章研究有助于厘清新冠疫情在全球传播扩散的原因,并对从外防内控视角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疫情防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钱雪松  袁峥嵘 《经济经纬》2022,39(1):138-150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指数、使用深度指数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均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了较为显著正向影响.与高收入(中东部地区、城镇地区、男性、高教育水平)群体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低收入(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女性、低教育水平)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作用相对更大.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生活压力(体现在经济压力和制度排斥压力方面)的路径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居民幸福感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数字金融普惠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杜立  屈伸  钱雪松  金芳吉 《金融研究》2020,482(8):130-148
地理因素对保持距离型市场交易的影响已被大量文献证实,但系统考察地理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研究仍十分匮乏。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企业集团内部委托贷款这一独特数据,我们实证考察了地理距离对企业集团内部借贷契约设计的影响及相关的风险防控问题。实证结果显示,借贷距离越远,针对借款者的契约设计越严苛,不仅贷款者更可能要求借款者提供抵押担保,而且对资金用途施加限制的概率也大幅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地理距离阻碍了信息搜集和监督的经济直觉一致,距离对企业内部借贷契约严苛性的推高作用会因为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摩擦问题差异而改变。而且,基于借贷违约信息的检验结果表明,作为应对信息不对称的机制,动态调整契约严苛性这一精巧契约设计有效降低了企业内部贷款违约风险。本文不仅增进了对地理因素影响企业内部资本配置的认识,而且加深了对企业内部借贷契约设计的理解,从而对如何有效防控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运作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物权法》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实证结果表明,《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地,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与融资约束较小企业相比,法律改革对融资约束较大企业现金持有的降低作用更显著。这揭示出,以扩大担保财产范围、完善担保物权设定实现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了企业基于预防性动机的现金持有。本文揭示出法律制度环境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的重要因素,同时利用法律改革引致融资约束冲击的差异性识别出企业的现金持有动机,这对理解我国企业流动性管理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融资约束、资产抵押与企业投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引入融资约束因素之后,企业资产抵押能力差异会通过"研发投资阻碍效应"、"实物投资诱发效应"等机制扭曲企业投资选择.为了解决中国企业热衷粗放型扩张、忽略研发投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一方面,从短期看,必须提高商业银行甄别能力,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信用贷款;另一方面,从长期看,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票市场以构建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企业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1990~2008年跨国分组数据,运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因素对银行业脆弱性的影响。分析表明,一方面,间接融资比例越高,银行体系越脆弱;另一方面,银行业集中度的影响因地而异:在高收入和低收入国家,银行业集中度降低有利于银行体系稳健性上升;在中等收入国家,银行业集中度上升有利于银行脆弱性降低。因此,从金融结构着眼,有效提升银行稳健性的途径有两个:其一,促进融资渠道多元化,避免过度依赖间接融资,其二,各国根据自身发展水平构建合理银行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从投融资实践看,企业内部存在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企业内部资本配置是区别于外部资本市场运作的资本配置机制。企业管理者运用内部资金实施投资项目的同时也就实施了一定的融资功能,因而企业组织本身就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或银行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二分法不足以刻画和概括金融体系的特征,新二分法"外部资本市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是对传统研究视角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