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1.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是经济学说史上长期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国内学者对此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二是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并进而认为“个别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者在同样的时间是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理解上发生了混乱一是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部门劳动生产率;二是混淆了“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价值质的规定性”与“价值量的计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布局变迁与收入差异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后,中国的工业布局由于受历史与政策因素的影响,形成"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点.而近20多年来,中国以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国策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新的变化.文章通过对中国31个地区区位商的聚类分析,证明中国的工业布局已逐步形成了"南轻北重、东轻东重"的新特点.并以此作为解释变量证实了区域产业竞争力变化是中国东西部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动,改变了各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总扶养比,进而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西部地区总扶养比高于东部地区,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反而低于东部地区。文章最后提出将地区人口负担差异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析体系,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和提高地区财政帮扶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计算1952~200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地区变异系数,发现我国工业布局经历了“均衡-非均衡-收敛”的变动趋势。文章利用1980-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影响工业布局变动趋势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区域政策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优惠政策可以促进地区工业发展;越高的投资水平,越有利于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地区工业集聚也有显著正的影响;劳动力成本对工业布局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结论对于缩小地区工业发展与经济差距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17.
GARCH族模型计算中国股市在险价值(VaR)风险的比较研究与评述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如何构建合适的模型以恰当的方法对风险进行测量是当前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VaR方法作为当前业内比较流行的测量金融风险的方法,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而且相对于方差来讲,更多的将投资人的损失作为风险具有更好的合理性。但是在用参数法计算VaR时,关于分布假设、模型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很多是靠经验来进行判断。文中用当前金融领域刻画条件方差最典型的GARCH模型及其几种最新衍生模型如EGARCH、PARCH等,分别在正态分布以及能刻画收益厚尾特性的分布(t-分布、GED分布)假设下,再结合上证指数、深圳综指与上证180指数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作了比较,分析各种模型的优缺点、与分布假设的关系以及与指数序列数据的关系,得出一些新的结论。作为对比,也用Riskmetrics模型计算了VaR值,分析其与GARCH族模型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1.优化转移支付测算方法和体系。转移支付的测算,我国已由基数法逐步转化为因素法。因素法对影响某一地区财政能力和财政支出需求的各种变量综合加以测算和分析,主要考虑的是地区的财政收入与支出因素。人口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滞后城市化、超前城市化与城市中空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20.
汇率变动直接影响汇兑损益,而汇兑损益又是影响外币借款成本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借款成本所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