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本文在分析我国省际流动人口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人口的跨省流动对不同地区人口负担的影响,发现规模庞大、地域集中和"年轻化"的省际流动人口延缓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负担,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反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了人口负担的压力。为了弥补省际人口流动对我国不同区域间财政负担的影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并为我国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设计了基于人口负担的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  相似文献   
72.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收入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收入的再次分配强调公平”是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效率和公平的实现有不同的制度成本。本文就是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针对这种差异性的制度成本进行分析 ,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73.
以现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基础,分两个阶段探讨金融发展经由总需求要素传导,引致经济增长的途径.研究结论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途径较为单一,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投资传导实现;90年代中期至今,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投资和汇率——出口传导机制实现;从长期看利率——消费信贷的传导作用会增强.  相似文献   
74.
“建国后,中国的工业布局由于受历史与政策因素影响,形成“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中国31个地区区位商的实证分析,证明中国的工业布局已逐步形成了“东轻东重、南轻北重”的新特点,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导下区域产业竞争力有明显向东部沿海地区聚集的趋势。本文对形成这一趋势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国土均衡发展战略”作了新的反思。  相似文献   
75.
分权、区域竞争与倒U形分权效应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分权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吗?分权能够一视同仁地促进不同地区相同程度的经济增长吗?文章通过构建区域间追赶模型指出:(1)财政分权在带来区域竞争激励并促进增长的同时,也导致了地方政府行为的异化,从而使得分权的增长效应呈现"倒U形"曲线状.曲线背后的逻辑在于"政治锦标赛"下的竞争压力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并不一样,不同压力来源可能诱发出地方政府的不同努力水平.(2)利用全国县级面板数据,通过构造四类财政分权指标,证实了分权促进区域内经济增长且依据收入水平的变化呈现倒U形曲线的基本推论.  相似文献   
76.
文章从分工提升效率的角度分析就业与产出间的关系,发现随着更多的劳动者参与社会大生产,分工更为细致,专业化水平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产出水平。而且这个边际产出效应会先递增再递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的分工水平正处于边际产出递增阶段。如果十八大之后的改革措施能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同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措施来扩大市场规模以吸纳更高程度的分工,我国的经济增长会迎来一个较长时间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