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防范信贷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的内部评级法,利用风险因子的变化来反映组合回报的变化,并根据风险权重函数,通过风险加权资产转化为与每一项信用风险敞口更准确匹配的资本要求。文章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因素以及违约相关性等信贷资产组合信用风险的风险因子的度量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2.
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度量技术比较研究--基于VA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基于VAR的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特征、参数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建议未来的信用风险度量技术总体趋势应转向盯住市场的组合连续动态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3.
利己经济对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是过度的利己加剧了经济的波动。本文界定利己经济与利己经济波动,分析了利己经济波动造成的经济危机以及军事战争等不利后果,指出人类自利欲望引致经济不规则大幅波动,因此需要通过精神、物质、政治等文明建设来平稳人类欲望,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平稳发展。当前阶段的中国更应通过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文明建设等途径治理利己经济波动。  相似文献   
44.
陈德胜  姚伟峰  冯宗宪 《价值工程》2004,23(11):116-121
违约概率度量是指对可能引起信用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以测量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国际上违约概率度量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有从主观判断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统计分析转向人工智能、以资本市场理论和信息科学为支撑的方法等动态计量分析方法为主的发展趋势.本文对商业银行的企业违约概率度量方法发展沿革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违约概率度量方法的国内研究作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45.
以危机教育为突破,构筑共同核心价值理念2001年7月,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在广泛调查和征询各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企业如何适应市场、推进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他们认为,现代企业已经  相似文献   
46.
巴塞尔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定时期内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也代表着银行业监管原则的发展趋势,成为许多国际性银行遵守的共同原则和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与风险管理原则发展与演变的重要标志。作以2003年4月发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为分析框架,考察巴塞尔协议的演化动因和路径,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的不同影响和反应,并针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7.
48.
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设计、质量管理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信用评级是基于借款人和具体债项可度量的定量风险因素和难以度量的定性风险因素的相关特征 ,揭示某一特定信贷由于借款人不能按照规定履行偿还债务而带来的内在损失风险水平总括性的评估指标。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框架下 ,作者对内部信用评级的设计和质量管理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以提高内部信用评级在专项准备金计提、资本充足率计算、贷款定价、贷款政策制定和信贷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49.
外部信用评级隐含的风险信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信用评级将融资过程与信用分析过程相分离,为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缺口开辟通渠,降低投资人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管理效率和市场效率。本文对外部信用评级与违约率、回收率、转移矩阵等风险信息隐含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评级机构间的信用评级差异的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50.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投资拉动策略复苏经济,然而投资规模是否过度一直是实务界和经济学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采用实际GDP增长率、资本形成总额、银行部门提供的国内信贷、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市场资本总额和CPI作为系统关键变量,通过VEC模型分析投资对经济周期的影响,根据对未来经济周期指标的预测判断我国目前是否存在过度投资,并提出将投资增长率、信贷增长率、股市市值增长率分别稳定在17%、18%和32%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