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716年,路易十四去世后的法国王室比较烦,因为也们没钱花.法国王室的年收入约是7千万里弗尔(1795年前法国的一种货币单位),可支出是2.3亿里弗尔,大部分钱用来替"太阳王"擦屁股了.  相似文献   
132.
中国农贷市场的利率决定:一个经济解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农贷市场,供给方垄断和总供给不足的双重约束造成了市场分割,而分割的市场状态进一步导致了"多重均衡利率"的存在:关系借贷一如既往地维持着名义上的零利率,而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式金融市场中的利率也是分别决定的。由于正规金融和非正式金融之间的高利差状态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以下两个结果:(1)高利率驱逐低利率导致"挤出效应";(2)寻租性的套利活动。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供给,从根本上缓解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33.
关于农户信用和风险偏好的几个注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将中国农户的信用问题置于社会、市场和国家的结构性框架中来审视其渊源、发展与演变,本文认为:(1)农户的个人信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化的社会资本;(2)中国农户的社会信任缺乏外向互动性,对外缔约空间受到极大限制;(3)内生于中国特殊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农户弱势心理状态,使得农户对国家的信任机制直接异化为强依赖;(4)建立在匮乏的物质资本基础之上,示范效应成为中国农户在风险承受能力极低状态下衍生出的自发的风险化解机制;(5)转型社会将出现各种开放性变异并导致个人信用和社会信任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户的信用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从亲缘信用向契约信用过渡的历史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4.
地方政府的介入与农信社信贷资源错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信社管理权重新划归地方政府,农信社的信贷行为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脱农变异"取向,而地方政府试图对农信社肆意改造和干预背后所暗含的内在隐忧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构建地方政府介入后的农信社信贷资源决策模型发现,当地方政府介入后,农信社的信贷资金供给会出现明显的"错配"现象,而"错配"的程度随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强化而加重。通过引入外部金融监管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行为,减轻信贷资源"错配"程度。  相似文献   
135.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银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文献对银行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微观层面,基于宏观层面和国家样本的分析相对不足。文章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59个国家的实证分析,从银行业规模、效率和结构3个基本维度系统考察了决定不同国家银行业整体发展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银行业整体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银行业务管制、政府的监管水平、金融开放程度以及社会信用水平;对银行业整体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良好的制度和管理、银行经营的规模效应、金融体系结构和监管要求;对银行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银行业总体规模、银行业务管制、银行业开放程度以及银行腐败程度。  相似文献   
136.
本文首先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理论框架,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数字产业、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生活方式以及数字化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等方面解构数字经济,辨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数字技术促进实体经济效率提升及经济增长的机制。其次,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与宏观社会经济运行层面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主要途径。最后,从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导入、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联通、数字产业生态系统的培育、数字平台企业的扶持与规制、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与调控、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创设、数字壁垒与数字鸿沟的破除、数字经济低碳化的推进等方面引出未来的政策着力点。通过数字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使数字经济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成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7.
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通过进城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从而形成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与市场距离更近的劳动者有更高概率参与到非农就业中,从而获得更高工资。因此,探讨制造业中心距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辐射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CHIP1988—2018年微观入户数据考察制造业中心距离对农村家庭人均消费及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发现,在控制农村家庭非农就业、家庭收入与资产等变量后,农村家庭与制造业中心的距离增加将抑制农村家庭消费,特别是对食品消费、居住消费和家庭设备消费一直保持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与上海或当地省会距离越远的农村家庭,其食品消费占比(恩格尔系数)越高;与上海、广东或当地省会距离越远的农村家庭,其居住消费占比越低。但农村家庭与上海或广东的距离对家庭设备消费占比的影响经历了由负转正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