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近年来,奢侈品消费逐渐在中国兴起并日益繁盛,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也保持了很高的销售额,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非理性特征。本文阐释了奢侈品的内涵,并分析奢侈品消费中其存在非理性特征及其原因,最后提出理性发展奢侈品消费的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22.
是不是只要政府予以企业保护就一定会导致产能过剩?针对此问题文章建立了一个简明的理论模型,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 、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事件冲击DID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探究了地方政府在"官员晋升锦标赛"体制下运用财政补贴,与中央政府的产业鼓励政策一起给企业提供双重政策保护,从而导致产能过剩的整个机制.结论表明:(1)单一的政策保护并不会引发严重的产能过剩,中央政府的产业鼓励政策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的双重叠加才是导致产能过剩的真正原因;(2)当中央政府明确经济增长任务后,那些所在地政府迅速推出地方版财政刺激计划的企业更容易发生产能过剩;(3)相比较而言,双重保护的效果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3.
本文基于Kee等(2008)提出的半弹性超越对数GDP函数分析法,利用2003-2012年40个国家(地区)的3510种HS-6编码产品数据,对中国各产品和行业的进口需求弹性进行了不同于陈勇兵等(2014)的再计算,并且利用弹性估计值测度了中国贸易限制指数和由关税引起的无谓损失。结果表明:中国的大多数进口产品并不缺乏弹性;最终产品无论是消费品还是资本品都较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更富有弹性;贸易限制指数和无谓损失都呈现出先低后高的走势,2008年金融危机是趋势改变的转折点,贸易保护宽度是影响它们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以钢铁进口保障措施与"冷轧板卷"反倾销案作为切入点,对两起案件中政府、国内外钢铁利益集团和钢铁下游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展开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当面对利益受损时,国内钢铁企业、国外钢铁企业和政府以及国内钢铁下游企业会迅速组成利益集团;从影响机制上看,国内钢铁利益集团主要通过政治联系影响政府,国外和国内钢铁下游利益集团主要通过政治压力影响政府;从影响结果上看,强有力的国内钢铁利益集团能够获得"双重"贸易保护,这样的保护虽在当时帮助国内钢铁企业扩大了产能,但也为后来的产能过剩埋下了隐患;另外,国外钢铁利益集团和钢铁下游利益集团的存在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贸易保护的力度,缩短贸易保护的时间。  相似文献   
25.
精神文明建设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用创新精神抓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笔者认为,必须创建与管理互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效能。创建与管理是行业管理同一目的的两个不同方面,创建为管理服务,管理的加强又促进了文明创建工作。在新的形势下,要通过创建与行业管理的互动来增强创建效能。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6.
本文基于中国政治经济背景,构建了一个关税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且利用2005—2011年中国制造业134个部门的数据,通过OLS和Tobit方法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1)外国最终产品中的中国增加值越高,或者中国最终产品中的外国增加值越高,则中国对于该产品的关税水平越低;(2)贸易协定的签署不仅会直接降低中国的关税,还会扩大中国增加值上升对关税的负影响,削弱外国增加值上升对关税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27.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设立既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评估其影响大小并挖掘影响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依托异质性企业理论,提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推动相关企业“走出去”的完整路径,并利用2012年至2022年国内文化类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设立后,基地内文化企业的海外收入显著提高;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对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推动效应不仅在时间上有持续性,在空间上有溢出性,而且还在地区、产权和企业类型上存在异质性;税收减免优惠和人力资本投入发挥了影响机制的作用。研究为实现文化自信目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8.
公众环境诉求是倒逼企业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政府环境规制水平提升的重要推力。文章先采用动态优化模型,在环境规制政策差异性和不确定性条件下,探讨了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和专利统计数据库匹配,得到1998-2012年41.42万个样本观测值,并通过百度环境搜索构建企业层面的公众环境诉求指标,就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及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公众环境诉求的增加有助于抑制企业污染排放,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考察进一步验证了该结论的稳健性;公众环境诉求对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具有即时性、规模异质性、产权属性异质性、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小型、非国有、中西部以及重污染型企业更倾向于"诉求漠视";公众环境诉求的增加有利于促进政府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文章在丰富现有理论研究的同时,为提升公众环境参与水平和建立多元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