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革命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或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革命,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农业现代化。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四次农业革命的内容,提出了"农业现代化是第四次农业革命的宗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丰富的资源,但由于诸多原因缺乏对资金、人才等稀缺要素的吸引力,致使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近些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西部各地区都力求依据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打造优势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在诸多领域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分析了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河南是中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它的产业合理布局不光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根据产业梯度理论,通过产业梯度系数对河南中原经济带各城市的三大产业进行分析,提出了河南中原经济带的“三二一”产业布局框架,以期强化城市间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产关系变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与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要使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有效地解决,除了技术,法规等方面的措施外,还应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业之于农民和国家生死攸关,而农业的命脉在于土地,农业革命根本上便在于土地革命。本文详细阐述了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第四次农业革命的内容、突破口与出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等观点,得出当下农业发展的出路与突破在于更好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已为新时代"三农"事业的发展方向,而乡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本文阐述了乡村现代化及其发展目标,具体说明了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实施路径,并对中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方法与措施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1.大城市论。认为大城市的较快发展是世界各国城市化初期的共同规律和特点,而且大城市人口、经济、科技、文化高度集约,经济社会效益高,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和骨干,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大城市发展严重不足是城市化水平低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生态与环境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要使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有效地解决,除了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措施外,还应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全成 《新西部(上)》2009,(5):F0003-F0003
房地产业由于共产业链长,影响面广,直面群众生活而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这次金融危机从美国房产次货开始,影响面波及全世界而且还在继续蔓延、深化,给房地产业也带来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农业发展的困境与特征,指出了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本土化农民生产组织体建设是基础路径,最后给出农业发展的认识和建议:扶大扶强扶壮扶弱适度扶贫、以合作社方式着力推进本土农民生产组织体发展、土地确权以集体为主、不强求土地流转、放开农村房产流转限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创业者走进农村成为新型农民、确定粮田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